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082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中星微董事长: 邓中翰创造奔腾的中国芯(转)

[复制链接]
2082 0
      2005 年2月19日,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举行的“亚洲商业论坛”上,一位中国青年发表了对“MADEIN CHINA”的新解。他说:“‘MADEIN  CHINA’不是‘中国制造’。MADE有新的含义。前面两个字母MA指的是Manufacture(制造),后面两个字母DE则指的是Design(设计),所以‘MADEIN CHINA’不能简单译成‘中国制造’,而应翻译成‘中国制造’加‘中国创新’,等于‘中国创造’。”这个中国青年名叫邓中翰。作为中星微电子董事长,邓中翰就是“中国创造”的实践者。<br /><br /><br /><br />  学跨理工商三个学科<br /><br /><br /><br />  1998年,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美国硅谷找到了邓中翰。两人早就认识,还成了忘年交。周光召对邓中翰说:“中国半导体工业可能要走一条新的道路才行,你想想看,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做?”当时,邓中翰在硅谷创办了一家名为Pixim的研制高端平行数码成像技术的公司,并任董事长。<br /><br /><br /><br />  面对周光召的问题,邓中翰提出中国应该尝试一种新模式——采用硅谷式运作的可能。“你来做这件事,怎么样?”周光召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其实,周光召看好邓中翰,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硅谷的创业经历,而是邓中翰自身的实力。<br /><br /><br /><br />  邓中翰是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物理系的高才生。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用量子力学解释了空间射线对地球矿产物质的晶体结构产生的影响。这篇论文被这一领域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通报》采用了。大学四年级,邓中翰又获得了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科协颁发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奖”。<br /><br />像当时中国科技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一样,他选择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并且如愿以偿。<br /><br /><br /><br />  但是,伯克利改变了邓中翰。1992年,计算机从286向386升级,当时的风云人物:“摩尔定律”发明者摩尔、英特尔董事长兼CEO安迪· 格鲁夫都是伯克利的毕业生。但是,他们都毕业于伯克利电子工程系。因此,对于在伯克利攻读物理学硕士学位的邓中翰来说,他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硅技术和信息技术最前沿的冲击。“也许我该转系了。”邓中翰决定放弃自己的物理学,转而攻读电子工程系。<br /><br /><br /><br />  邓中翰的“奇想”首先遭到导师的反对,电子工程与物理毕竟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但是,邓中翰告诉导师,自己在大学时代就做过非常超前的科研,还在世界一流的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完全有这个能力。最后老师答应给他一个学期考验。一个学期之后,邓中翰凭着全A的成绩转入电子工程系。<br /><br /><br /><br />  1994年,邓中翰随导师访问日本。面对日本的商业繁荣,邓中翰突然有了新的发现:为什么自己离开中国时人们的工资才一百多元,而有些国家会这么发达?为什么有日元、美元,还有人民币?为什么有股市?为什么有产业?它们又是如何支撑着这个世界的运行?带着一连串的疑问,邓中翰回到伯克利,同时也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选择——兼修经济学。<br /><br /><br /><br />  在伯克利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横跨过理、工、商,邓中翰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个世界远不是当初从技术角度所看到的那么狭窄、那么专业、那么简单。<br /><br /><br /><br />  1996年年底,邓中翰从伯克利毕业的时候,拿下了物理学和经济学的硕士、电子工程学的博士学位。他也成为伯克利建校100多年来第一个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人。<br /><br /><br /><br />  定位避开英特尔、三星<br /><br /><br /><br />  邓中翰没有想到会回国创业,但是带着一腔热忱,他回到了祖国。1999年10月14日,在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03号一间100多平方米的仓库里,中星微开张了。<br /><br /><br /><br />  中星微如何发展?邓中翰已经心中有数。那次周光召说服邓中翰后,将他介绍给当时的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落实具体事宜。邓中翰向曲维枝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要做核心技术,必须一开始就要抓住市场的突破口。技术是随着市场发展的,只有找准市场定位,才能找准技术方向。<br /><br /><br /><br />  周光召曾经向邓中翰讲过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发展情况:1965年,中国科学院就开始了集成电路的相关工作。但是,直到1990年,我国仍然没能在此类产品的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取得建树。1990年后的两次冲击也均无果而终。邓中翰分析认为,中国的集成电路以前总是跟别人做同样的东西。其实,跟踪意味着永远都处于产业的弱势。为什么一定要和英特尔、三星这些巨头硬碰硬呢?如果结合新应用开拓出一系列别人还没有的技术,那自然就是老大。<br /><br /><br /><br />  在这一基础上,邓中翰提出,在数字多媒体领域可以大有可为。当时,这个领域相对较新,一些大企业重视不够。而且由于当时以英特尔为代表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冯·诺依曼的运算方式,处理数据时能耗很大,并不适合对功耗要求很高的多媒体领域。既然没人注意、也没人做得好,这里自然适合去填补空白。<br /><br /><br /><br />  在芯片产品生产方面,邓中翰又引进了一个美国模式——Fabless(无工厂),即只做芯片设计。芯片的商业模式在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芯片技术可以分为“设计”和“制造”两大部分,前者是指芯片的设计技术,后者是指芯片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一条芯片制造的生产线投资动辄就是十几亿美元,而芯片设计的投资则要小好几个量级。邓中翰选择Fabless模式一方面是因为相对容易启动,另一方面是当时国内没有先进的芯片制造商。因此,中星微纯粹做设计,然后将设计出来的芯片委托代工厂流片、测试和封装,最后制成正式产品。<br /><br /><br /><br />  邓中翰设计的生产模式,使中星微俨然是一家硅谷模式的芯片设计企业。这与以前中国在重要的芯片设计领域所采用的方法截然不同。邓中翰带领中星微开始走一条中国自主芯片产业的创新之路。<br /><br /><br /><br />  我们一定要打进索尼<br /><br /><br /><br />  2001年夏,邓中翰走进索尼会客室,接待他的是索尼的一位主管。邓中翰此次去日本的目的是推销新研发的芯片——星光一号。<br /><br /><br /><br />  2001年3月11日,中星微“星光一号”研发成功。<br /><br /><br /><br />  这是中国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万门级超大规模的数字多媒体芯片,同时结束了“中国硅谷”中关村无硅的历史。2001年5月,“星光一号” 实现产业化。在此之前,计算机摄像头都采用多芯片,还要有独立的电源、各种卡,图像质量又差。中星微采用单芯片设计,以很低的功耗实现了USB供电,从而驱动摄像头来做实时的音像处理,一下子将系统的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性能提到了一个新水平。<br /><br /><br /><br />  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中星微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要将芯片卖给PC摄像头的生产厂商。当中星微刚开始找到那些国际大厂商时,人家都表示怀疑:中国还有芯片吗?无奈之下,公司决定将硅谷分公司的地址写在名片上,说自己是硅谷公司,这样才有了一些机会。<br /><br /><br /><br />  索尼是中星微芯片的重要厂商。邓中翰向索尼的那位主管刚说完自己是从北京来的,想卖图像处理等方面的芯片。这位主管就说:“我们索尼有几千项这样的产品,几百个这样的专利。我们索尼是这项技术的鼻祖。如果你想学的话,可以看看我们的展览和产品,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听你推销产品,我们还有其他会议。”本来约好了一个小时的见面,最终只谈了5分钟。邓中翰感到很委屈。但是,出门时,他说了句:“Iwillbeback (我会回来的)!”<br /><br /><br /><br />  回国后,邓中翰将这段经历讲给全公司的人,说:“我们一定要打进索尼!”作为新兴领域,多媒体芯片并没有突出的领导者。在经历了起初的一系列艰难后,性能优异、集成度高、能耗低、传输速度快的“星光一号”终于被三星、飞利浦等国际品牌采用,成为第一块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然而,最让邓中翰扬眉吐气的是,2005年夏天,索尼新一代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运行的正是中星微的“星光5号”。<br /><br /><br /><br />  现在,罗技、创新科技、索尼等都已是中星微PC摄像头芯片的大客户,斯普伦特(Sprint)等是中星微移动芯片的客户,中星微在计算机图像处理芯片市场上以60%的市场份额绝对领先。<br /><br /><br /><br />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在纳斯达克上市。与以往那些在美上市的网络服务股不同,中星微是一家纯粹的技术概念公司。在多媒体芯片领域突破7大核心技术类,申请超过500多项专利,让中星微不仅仅是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芯片设计企业,更是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拥有完整自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企业。<br /><br /><br /><br />  邓中翰在纳斯达克闭市式上的签名,成为留在这个高技术公司云集的证券交易所的第一个中文签名。<br /><br /><br /><br /><br /><br />日期:2006-05-10 15:24 北京晚报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

关注

26

粉丝

217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16 14:03 , Processed in 0.024990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