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移民部长康尼(Jason Kenney)本周在卡尔加里商会(Calgary Chamber of Commerce)参加一个午餐会时说,移民部正在全面检討加拿大的移民计划和入籍法例,预料新例將於今年夏季完成检討。他指出,移民政策的重点应是灌输加拿大价值观,协助移民克服困难,融入加拿大生活,而不应是花费多元文化基金,為个別族群社区庆祝传统节日。这是康尼继上月提及英文或法文不够好的移民,应该不准入籍的言论后,再次就本国移民入籍事宜放出口风。康尼近期一连串的公开言论,是否预示著联邦政府將对移民和入籍政策,甚至多元文化国策有所调整?各方人士均表示关注。
* B2 y' S5 j7 y' r0 b$ x
2 w/ \& T6 b+ ?$ f5 s8 U
7 F4 O' l- y8 m5 e4 k! M
2 E6 t/ i; @5 z( k新例强调加国价值观
* Y: {6 g( {, o3 ^
! g9 q/ p5 t( Z! V8 M8 _# I) R康尼指出,新例將要求入籍人士“完全认同”(full appreciation)“加拿大价值观”,使得人们加入我们的政治社区,成為加拿大公民后,完全体认加拿大的价值观﹑象徵与宪法,以及我们的歷史根源。“我们希望確保成為加拿大公民的人士,完全明白从此加拿大歷史就是他们的歷史,加拿大价值从此就是他们的价值。”康尼说,加拿大新公民应有一些常识,应该教导他们更多地了解加拿大歷史,包括加拿大法律和原则,例如两性平等。/ i6 r4 u# {$ s
+ d# ^6 O( R2 {+ g, S! S- K8 C# B3 P- _, q( |! H* ~% q( }
资助社区节庆乃旧观念$ ]. B" j; O1 q
( g9 _* x# f* r9 l# h
1 I! U* K; Y0 c- G, ]康尼说,拨出多元文化基金(multiculturalism funds)资助个別族裔社区的节庆活动,这已是上世纪70年代的观念,政府今天的多元文化工作重点,不应是实践这一老旧的理念,即动用多元文化款项,资助某些族裔个別社区的节日庆祝活动,帮助提高它们的形象,而应该是处理新移民融入加拿大的具体问题。“目前,(国民间)有一种意见趋势,就是在我们的移民政策中,加强融入的元素。”康尼如是说。) c. g8 p5 @6 I# p3 C+ m$ y
( X5 k% A1 m% B) p A4 b
9 B5 U& L% {' x$ B7 J
入籍移民须懂官方语言& Y! ?" ~- a' }* F$ @( t
. K! Q9 v$ ]7 A4 _# Q; C
0 M9 G- h0 K7 ~, V% d康尼上月20日也是在卡尔加里的一个移民研討会上说,移民如果讲不好英文或法文,就不应该获准入籍,他又认為这一標准不算苛刻。康尼说:“我相信,我们可以要求本国移民付出更多努力的一件事,就是改善语言水平。”康尼指出,联邦政府全面检討移民政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確保那些希望成為加拿大人的移民,能够有適当水平的英语或法语能力。
: ?3 m+ d' e7 ?6 f$ g7 B( s0 j/ S ]8 L# k( c M6 J& c
) c: ]. ]' K) a ~% t) T' w) ?" N
他称,这一要求其实早在法规內列明,但一直没严格执行。他担心,如果移民的语言技能不足、但又获批准入籍,將令他们在经济及社会上陷入不利境地。他还想知道,為何不能讲官方语言的人,却能在入籍申请时蒙混过关。7 E( Z9 S0 X; C# k
. W4 I7 X4 B u% X9 V V7 b1 \7 ]) g/ l% x7 L
康尼被指有违加拿大国策
: G, U- o0 `9 b& T& k: m, `' L3 K" G: F; @5 ~/ P# n: E
对於移民部长康尼的言论,资深媒体评论员李牧表示让他非常吃惊,“与多元文化工作密切相关的移民部部长,发言居然与多元文化国策完全抵触。联邦保守党已经执政三年,内阁仍然有外行,外行到违法的程度。”( F0 ?5 C4 \4 U5 v5 M `( {4 d9 ~0 s
" ]3 U8 n: u" H% P& a" S
5 \9 B! D6 M) e4 j! W6 ?李牧认為,移民部长当然可以确定他新的工作方向,但他反对多元文化款项用于“个别社区的节日”,这明显违背了有关多元文化的法规。“众所周知,民族特征节日,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文化要素。很难设想失去古尔邦节的穆斯林,失去圣诞节的欧洲人,失去春节的中国人,会是什么样。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款项不用于民族节日,还支持什么多元文化?”
" Z9 [/ O& z: L. X) W. H0 q) A/ t7 g
: b6 x8 c7 I9 W与多元文化政策不矛盾
: C# J0 I3 m3 x6 _) q; I! {- E' C, W M. S6 c
# N' a( U1 Y: f; X* [" v西蒙菲沙大学荣休教授王健指出,毋庸置疑,加拿大將继续维持和奉行多元文化之政策。在他看来,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终极目標,是使加拿大成為一个平等和睦的微型地球村。8 f' @# f5 W+ B, |+ r5 V6 [
+ |* V( I$ B5 r; t' m
_ Q0 b, b. b- w8 j% i0 x/ y在这个社会裡,各族裔、各社区的人们相互了解,彼此欣赏,“而不是捏著鼻子,咬牙切齿地或者勉强地说‘我受得了你’”。王健说,这不是“或者……或者……”的问题,而是“又……又……”的问题,意即不能要人家选择,或者完全融入英法语言文化,或者完全固守自己的文化,留存在自己族裔圈子裡;而是又要鼓励人们保留自身语言文化,又要提倡和帮助大家了解加拿大的语言文化。
$ W9 c) Z4 W9 H3 }! m8 {
8 U1 P' E$ z/ j. ~5 l3 n! f) l
+ F, `6 v' J+ P" Z/ @加拿大前外交官考夫曼(Steve Kaufmann)对移民部长康尼的意见表示赞成。他认為不管你是来自於哪个国家,既然你选择加入加拿大国籍,就要自觉主动地多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歷史,接受其价值观。
! \6 r% J2 t$ `& Z+ |. C) [& l
! ?0 O6 v+ p' C2 C3 w入籍不只是拿本护照' z/ O- y5 F) X3 h2 }7 v0 o- M
* g% B7 L7 j/ R# _( n0 R7 I- Q, W
1 B4 O$ P) ?& O& q“不要只是把入籍看成是一本护照这麼简单、这麼功利的一件事,要对这个国家做出你的承诺,遵守你的承诺,要从心底裡认同这个国家,热爱这个国家。”考夫曼自我介绍说,“我父母是从捷克来的,我本人是在瑞典出生的,但既然我加入了加拿大国籍,成為了加拿大人,我就视加国歷史為我的歷史,我就愿意更多地了解它的歷史,尊重它和维护它。”$ y9 H% T$ J# q; [: e2 U& C
* C7 J% ?+ K% z- ~7 ]! l! `1 s% `( U3 M! {0 e& O
考夫曼进一步说,第一代移民通常与原居国保持著密切的联系,对原居国保持著深厚的感情,“我父母刚来时和现在的很多新移民一样,总是念叨著捷克,却对加国的生活不太习惯,甚至不时批评这裡的不好,这是正常的、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加国多元文化理念所接受和包容的,”他说,“到了我这一代,就会发现原居国不是父母眼中那般美好,加拿大也并不是那麼差,这就是文化、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起著潜移默化的作用。”
: h! ~; O. i9 _ z" N0 B
9 U* K7 B6 d; q9 S
& o! _! H4 Q' T敞开心扉接受加国文化
& l) g! S6 V: E3 [& R
/ M Y4 ]6 o+ W# F1 b' N/ U6 l1 `- @* ]5 d
加和会会长朱伟光也对入籍需要体认加拿大价值观的提法表示肯定。他说,每个人做出移民决定时,就应抱著这样的心態:自己要敞开心扉,去了解认识这个社会,要准备接受这个社会的理念。
5 F4 I) k* U# D# r& L" m! A+ G8 V* S7 g
; @! x# {3 F/ B s' n* I; o他说,如果人来到了这裡,思想却固守著原有的意识形態,甚至入了籍后,仍不接受这裡的价值观,那麼加拿大就会成為其他意识形態施加影响之地,变成不同意识形態挣拗的温床,导致国家內部矛盾重重,甚至分裂。“加国接纳移民,肯定不是希望带来矛盾衝突”。不过,朱伟光提醒大家,尤其是新移民,不要想当然以為加拿大建国之初就有多元文化的法案,实际上,直到1988年,这个法案才出台,所以今天的移民,要珍惜这样的社会氛围。' B/ W6 G/ v% [ U! T6 g% }, d
4 K9 J& \0 Q2 T( }) B) o3 r
* X! o, L) l5 F; h! p
价值观塑造不能行政命令) K5 y/ {* w$ {: s: W
, S: Y4 n$ T' q% m4 A6 J, l
; r/ w/ F- _$ q+ D$ T* e2 h中侨互助会署理行政总裁谭阜全则指出,价值观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同於分门別类明文订立的法律。政府应该强调的是,每一个移民都有份参与到加国价值观的塑造,进而对这个价值观予以认同和支持,而非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定大家都要像遵守法律那样遵从价值观。
9 r3 I( j5 j% m8 l
B, y1 ^/ }7 e/ \
0 _8 e R. t4 i考夫曼认為,对於加拿大来说,要发出明確的信息,不是任何人想来就来,想入籍就入籍的,从这一点来说,不妨將入籍要求升高一些,使加拿大国民权的价值得到提高。
. b" y3 H* ]* A: V2 N/ C( ^8 j0 n0 {' q6 }$ c
+ V9 A! G. k9 S2 V# ^6 g- ^
提高入籍门槛惹爭议. v* i' V* [7 f" o/ P
1 W( h" h1 G0 J0 s- ~; m9 p
% @+ e: o2 ?8 {" o- c* |8 ?谭阜全的观点恰好相反,他建议政府不要抬升入籍门槛,尤其不要以英、法语言程度為標准来设置门槛,因為融入加国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於终身的事情,硬性做出规定,於事无益。
* a* ^1 T, P; }2 j* q) R/ Q8 [% e a# s# j, |6 a. c- s
) V# F$ y1 `0 G7 H6 p* j8 `
王健表示,据他的观察和了解,加国许多讲英文的白人,不愿意看到別人掌握了自己不懂的文字和语言,认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和威胁。譬如,这些只懂英文的白人,连在超市上看到商品標签上同时注有英、法两种文字都会感到不舒服,因為他们所看不懂的法文在提醒著他们自身语言能力的不足。5 z+ w6 a Q; Y, H" _" |3 J" V/ ~/ O
, x- A4 Q- y* C, c“这种人的存在只能是令加拿大感到不好意思”,王健说,在一个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裡,这种心態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他主张,在人们申请移民加国时,不应先行制定標准,要求他们证明自己掌握了何种程度的英文或法文;不过在他们经过了语言的学习和適应期后,考入籍试时要证明自己掌握了基本的英文或法文,是合理的要求。9 @ F) B2 r+ k0 F: K% X: [
8 _# c v9 `$ D) ?5 t( j* F7 A& s7 o3 {% O
基金应用於更需要之处) M4 q/ M+ [$ A( A, j
1 ~" |6 A/ ~0 X2 S# S, C) G% Y- ?0 {0 P- g: F$ R/ S
谭阜全介绍说,即使如中侨互助会这样的机构,举办如春节华埠大游行这样的盛大华人节庆活动,也已在多年前就不再得到多元文化基金的拨款了。现在,当政府財政吃紧时,管理经费分配更要运用智慧,谭阜全表示理解政府需要考虑拨款的优先次序,將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更需要之处,比如说,相比起单一族裔搞一个民族节日的庆典,保留不同族裔文化的遗址、维持文化博物馆等的运作,就显得更加重要。
9 i/ S9 j# ~/ ]; }8 x& p* c0 ^/ S& `( n/ L4 w1 V3 V
6 e* C9 S- j' i \9 O" R谭阜全还提及,自己与移民部长康尼接触过,对他的印象是,上任大半年,很努力地了解移民的想法、收集对移民政策的意见,并且积极地进行反思检討,斟酌加国目前的移民政策和对移民提供的服务是否真正符合和满足需要。$ t; @" J& H* v- I6 b
" D* @' j2 X0 w4 m9 l* S6 N% e" i- \+ x& [4 Q( E
朱伟光认為多元文化基金向族裔节庆活动拨款的本意是,促进族裔间的沟通以及族裔与国家的沟通,并不是单纯给钱叫某个族裔高兴高兴。但是实际上得到这类拨款的机构的运作已脱离了这个原意,很多社团在举办庆典活动时并没有引导参加者体会到与其它族裔或联邦的关系。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国家拨款都是来自於国民的纳税,实际上这笔钱还是大家分摊负担的。此外,不同的族裔各有多种不同的社团,每年有多个不同的节庆,政府给这边拨了款,那边就会有意见,反而容易造成矛盾。有鉴於此,朱伟光建议少数族裔社团不妨自行筹款,举办节庆活动。
: Y( E: J) d) y9 {# O+ }- h: B% Z% Y3 u) [( j' X- S1 r4 ]: B
' h8 B8 M5 j% I7 Y
康尼言论指為大选准备7 K" r+ \; V4 _) b/ H9 }
) S- G% D5 d( Q; T6 s' `& P! W4 z3 L, [& N
王健说,自己身边不少人都相信一年之內加拿大又將举行联邦大选,康尼的一连串言论很可能是出於“举起面旗子,看看有多少人会向旗子敬礼”的目的,属於试探性的举动,即先透个口风,看看舆论反映如何,在根据反馈相机制定迎合多数人口味的政策。
# c7 }4 I- c1 l: g3 \# K
' w Y8 d1 ~8 G4 A3 V3 W3 @5 Q$ n# X3 h h" y7 W
对此,王健直言,执政党在选举前以多元文化為招牌取悦少数族裔,以博得支持,是為对权力的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