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5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 能为学生提供自适应学习产品

[复制链接]
153 0


资料图:智能机器人。中新社记者 刘可耕 摄

  人工智能这阵风,吹动教育这池水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教育公司正在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春节前夕,好未来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AI训练营,面向全球大三以上、有编程基础的大学生开放申请。训练营吸引了1700多名学生报名。

  好未来AI Lab负责人杨松帆做人工智能出身,是教育界的新人。人工智能在很多行业都有应用,而他觉得,教育是人工智能应该而且可以大展身手的新领域。“人工智能的最大价值是提高人效。”他认为,当更好的教育资源能提供给教育的接受者,他们便能更好地生活,为社会提供更大价值。

  不仅是教育公司嗅到了人工智能的机会。学生、学校和政府部门,都在感受或者展望人工智能对教育这一古老行当的改造。

  量身定制一名老师

  在瑞典留学的张雅兰习惯了每天在英语流利说APP上打卡,再把截图发到朋友圈。

  她成了这款软件的“志愿安利员”。“今天学了两个课时,效率很高,加油加油!”“坚持50天了,我直观的感受是我听力好些了。”甚至到巴塞罗那旅游时,她还惦记着得学习打卡。

  吸引她的,是APP内的人工智能老师。

  英语流利说CEO王翌介绍,他们自主研发了英语口语识别评测技术,通过智能算法,深度分析学员学习行为与学习数据,使得课程内容能够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根据APP的百人内测结果,在AI老师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学习,60%的志愿者至少提升了一个欧洲语言学习统一标准等级。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提高一个等级所需时间为六个月。

  软件的优势在于,他们有数据。过去五年里,有大量用户用这一软件练习口语,为团队打造中式英语语音识别引擎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老师有啥特点?王翌打了个比方:人工智能老师吃的是电,挤出来的是知识。

  “而且,长久以来教育这个行业的基本矛盾,就是持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和日益稀缺的师资之间的矛盾。”王翌说。

  ?学教育首席科学家崔炜有同感。他表示,优质老师一是难找,二是一对一上课价格昂贵,三是难以复制和批量生产。

  人工智能能做的,是提供自适应学习产品。

  在本质上,它是在模拟一个优秀老师,给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效率。崔炜表示,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做到精准的知识状态检测,为学生形成学习内容画像,并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推荐。

  “教育的未来基本上可以被个性化、高效率这两个词概括。”王翌总结。

  打造一座智慧校园

  在线教育企业尝试用人工智能解决教师问题这一痛点,而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走进公立学校,打造智慧课堂和智慧校园。

  人工智能技术应该给教育带来怎样的价值?

  首先,它可以对数据采集的手段进行变革。大量的“教”和“学”的过程化数据都以视频、音频等方式存在,但此时,它们还不是有价值的数据。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副总裁王卓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可以把音频内容转成文字,把手写内容转成电子版,进行了转化之后,可以继续对课堂教学场景进行分析。

  其次,它还能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大数据,让校方的决策能够更加有的放矢。

  “人工智能要在教育领域应用,一定要深入一线的‘教、学、考、管’环节。”王卓坦言,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技术和产品人员必须要到一线去了解教育的这些环节,才能将技术与教育的应用场景结合起来。而且,要让技术真正发挥作用,人工智能就需要在常态应用中收集数据――比如课堂教学、课堂学习和家庭作业等环节都应在数据采集之列。“不过这些对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资金能力都提出很高要求。”王卓说。

  在王卓看来,学校是数据采集的主战场。科大讯飞的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万多所学校,每个学校都配有相关的硬件、软件和到校服务团队。为了教育市场,这些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不过,有钱也不能任性。毕竟,学校也要掂量掂量,公司是否值得信任,能否对它开放自己的教学数据。“学校不一定认你啊。在起步阶段时,我们的路也走得很艰辛。”王卓说。

  百度也在和学校、教师进行合作。他们选择了三个方向来做服务:教育知识图谱、教育用户画像和教育数据智能。

  一位哈尔滨虹桥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在使用百度教育大脑,这个人工智能助手知道他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教到哪一章节,还帮他有机组织内容,从教案、习题、讲课稿到学案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化梳理。

  试图将人工智能引入教育的公司们都表示,他们期待各方合作。要撬动教育,不是一家或者几家公司能够实现的目标。“我们希望连接不同的教育从业者,连接科研机构、大公司和创业公司里的高精尖人才,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教育。”杨松帆说。

  提出一个时代新命题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 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及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7年设立专门资助渠道,推进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利用自然科学的范式和手段来开展教育科学基础研究。“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教育工作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另外,脑和类脑科学等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也把智能开发、培养与提升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

  人工智能可以让学习更高效,也给教育界提出了新命题。杜占元就在思考,当机器能思考的时候,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他总结说,主要有这五方面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谋划未来的能力。

  这些能力,传统教育能够提供吗?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试图从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回答人工智能提出的教育之问。

  确定的是,教育方式得改。席酉民认为,人工智能对大学教育的直接影响,是要求教育者对未来所需人才有清晰认知。“国内很多高校还在沉睡,心思还没转到探索未来教育上来呢。”席酉民说。

  他形容说,未来人才是世界玩家,是骑在牛背上的人。“世界环境充满了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也就是说,这还是头‘疯牛’。我们的学生要怎样在这头牛上驰骋?”

  对大学来说,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就得做融合教育。把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行业教育、管理教育融合起来,把学习、实习、在岗和创业融合起来。席酉民指出,大学也该变成一个生态系统,它的作用,是整合创新生态所需的资源,通过教育改变一代又一代人,通过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重塑社会文明。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6 16:50 , Processed in 0.019548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