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0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巨头看中“飞的”高效率:飞行汽车上路只需等十年?

[复制链接]
200 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杨清清北京报道

  飞行汽车已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元素,大量企业正争先恐后地将这一新型交通方式付诸实践――尽管目前来看,所谓的飞行汽车,更像是一个舍弃汽车功能的个人飞行器。

  早在月初的CES开场秀上,英特尔CEO科再奇便介绍了飞行汽车Volocopter。作为世上首个纯电动两座直升机,Volocopter以白色蛛网设计、搭载18个旋翼装置现场起飞。据了解,该飞行汽车支持无人驾驶模式,可搭载两名成人进行半小时的飞行。

  本周在参加DLD科技大会时,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Khosrowshahi)表示,飞行汽车实现的速度将比想象中更快,“我认为这会在10年内实现。未来将有人在达拉斯附近的上空飞行”。

  搅动的市场大潮下,人才培养计划也随之闪现。1月23日消息,Udacity宣布已正式上线飞行汽车纳米课程。这家在线教育企业曾于2017年9月透露正在设计相关课程以帮助感兴趣的开发者学习飞行汽车理念、动力学等相关知识。

  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被称为“无人驾驶汽车之父”的塞巴斯蒂安?特伦(SebastianThrun),同时也是Udacity的创始人。他在谈及飞行汽车时表示,空中飞行一幕必将成真,“这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未来公路上堵车的现象将不会存在,我们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行,也不会像地面交通那么拥挤”。

  巨头隐秘入局

  作为全球出行巨头,Uber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自己的飞行汽车。

  2017年11月,Uber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签订协议,将在2020年前研发出一款飞行出租车。据了解,该项目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垂直起落的飞行汽车交通系统。

  Uber宣称,计划在2020年在洛杉矶、达拉斯-沃斯堡和迪拜等城市测试这个项目,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正式推出其飞行的士服务。Uber方面预计,通过UberAir进行短途旅行的成本,与使用UberX(优选轿车)服务的成本差不多。

  Google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RarryPage)则是斥资10亿美元,投资了硅谷创业公司KittyHawk。该公司的创始人同样也是Udacity的创始人,其推出的同名电动飞机于2017年4月在洛杉矶郊外的clear湖上进行试飞。

  在飞行汽车市场的布局上,亦有中国巨头的身影。近日,腾讯公司被曝在2017年9月领投飞行汽车公司Lilium的B轮融资,融资总金额为9000万美元,LGT、Atomico和ObviousVentures跟投。

  该公司在2017年4月试飞了一款全尺寸的、两座的飞行汽车并获得成功,且计划在2025年将这款飞行汽车带进人们的生活,应用于“空中的士”服务。

  吉利汽车则在2017年11月与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正式签署了收购协议,收购后者的全部业务及资产。据悉,收购后的首款产品将在2019年7月亮相,将是一款地面滑行起飞的混合动力产品。“无人机交付的服务已开始推出一系列商业场景,包括医疗用品运输、工业现场调查等。”围绕飞行汽车的应用方面,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城市空间内的空中出租车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梦幻。”

  十年内实现?

  从成本上而言,短期来看飞行汽车其实有其内在驱动力。

  “一辆Liliumjet的‘飞的’,运营效率会是普通出租车的10倍以上,而且不受道路和路况限制,可飞往任何目的地。”Lilium方面人士称。

  据Lilium公司介绍,以从曼哈顿到肯尼迪机场两点间的摆渡为例:如果打车,全程26km,耗时55分钟,费用为56-73美元;如果打Liliumjet的“飞的”,距离为19km,耗时5分钟,费用为36美元,规模化运营后可降低到6美元。

  地面交通越来越趋于饱和的现状下,飞行汽车更像是一种趋势。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总销量突破2800万辆,持续增长的汽车销量必将带来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飞行汽车似乎是一个解决方案。

  此外,小型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也令小型个人飞行工具成为可能。根据Gartner公布的《2017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预测,商用无人机的发展带动机器学习算法的深入进步,其有望在5-10年内成为主流应用。

  但另一方面,飞行汽车也面临诸多问题。“作为个人载具,飞行汽车较为理想的形态是使用垂直起降技术,然而垂直起降飞机在保持飞行状态下需要巨大的升力体,这与个人载具体积不能过大形成了矛盾。”前述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燃料也是一个问题。“飞行汽车的中远程旅行不可行,因为受限于体积,无法携带太多燃料,并且系统本身的燃料效费比较低,燃料效率也不及常规飞机。”该人士指出,“近程交通理论上可行,但发动机噪音等问题将令该产品不适用于密集居民区。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这将更多是个噱头。”(编辑:周开平)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5 04:25 , Processed in 0.025641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