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2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南海珊瑚礁“严重退化” 海底“造林”百亩拯救

[复制链接]
326 0

  海底“造林”百亩拯救南海珊瑚礁

  中科院一团队为拯救南海珊瑚礁,在海底播种培育,2016年底播珊瑚断枝成活率约75%

  “一个岛礁没有珊瑚礁,就像一个山头没有树林……”

  黄晖从事珊瑚研究已有约20年。这20年,从前期研究到后期修复工作,她带领团队在南海种珊瑚,到现在已经成功种植了约十万平方米。然而这和南海“严重退化”的珊瑚礁现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她所说,跟时间赛跑,是最大的困难。

  南海珊瑚礁“严重退化”

  黄晖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科组组长,她正带领团队在南海海底播种插条,为珊瑚礁大面积拓展生存空间。现在,他们已在南海成功种植了约十万平方米珊瑚,2016年底播珊瑚断枝成活率约75%。

  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或海洋生命发动机,其覆盖面积不到海底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生活环境,是地球上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如此,珊瑚礁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珍稀的药用资源。

  “一个岛礁没有珊瑚礁,就像一个山头没有树林,对岛礁的稳定性有影响,容易受到侵蚀,易受大的风暴潮、台风的影响。”黄晖这样形容珊瑚礁的生态价值。

  然而,中国南海的珊瑚礁现状堪忧。“严重退化,这个词不过分。”黄晖说。

  去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时任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孝强表示,中国南海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退化,“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珊瑚礁面积累计丧失80%,红树林面积累计丧失73%,整体形势严峻”。

  中国海洋行业标准《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HY/T087-2005)将珊瑚礁生态系统划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个等级。南沙岛礁珊瑚礁被列入亚健康等级。



  最大困难是和时间赛跑

  黄晖2007年开始进行珊瑚修复工作研究,2009年带领团队尝试在海底小面积繁殖和培育珊瑚,2015年左右,开始建立珊瑚底播试验区和示范区,目前已种植一两百亩珊瑚。

  黄晖团队主要是利用无性繁殖进行珊瑚培育,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培育在苗圃里。苗圃就是在海底钉上架子,上面吊绳,再把珊瑚绑在绳上,形成珊瑚树,或是拉起网做成浮床,把珊瑚种在浮床上。在苗圃中长成小树后,再移植到预定海域的人工礁体上。

  “我们按程序来,比如说先调查,选择合适区域,评估在哪里做、制定方案,然后出海考察,决定哪里投礁体,哪里做苗圃等等,这些都要规划好,到了相应海域就开始操作,有点像一项工程。”黄晖说。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海底播种珊瑚难度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周期也很长。“一个阶段投放礁体、放苗圃,(等珊瑚)长到一定阶段,再看其他功能生物是不是也要放进去。就像一开始是松土,然后挖坑、栽树苗、浇水这样子。三四个月只做一个阶段的事情”。

  “现在很多行业都是今天做下去,明天就想见效益,但(这个工作)几年都不一定有成效,还是要耐得下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那么快,跟时间在赛跑,这是最大的困难。”黄晖说。

  对话

  黄晖:“种珊瑚”一定要尊重自然法则

  谈工作

  生物生长有周期 不能急于求成

  新京报:为什么要在海底种植珊瑚礁?

  黄晖:种植珊瑚礁的价值是基于珊瑚礁系统的重要性,珊瑚礁有保礁护岛的功能。从经济方面来讲,一方面,很多渔民需要从海洋取资源,珊瑚礁退化会导致没有资源可取;另一方面,观光资源也会受影响;从国土角度来讲,一个岛礁没有珊瑚礁,就像一个山头没有树林,会出现水土流失一样,对岛礁的稳定性也有影响,容易受到侵蚀。容易受到大的风暴潮、台风的影响。

  新京报:能简单介绍下“种珊瑚”的工作步骤吗?

  黄晖:从培植发育、到幼体、到成体、到苗圃、到底播移植,这些配套措施都在进行。我们按程序来,比如先调查,选择合适区域,评估在哪里做、制定方案,然后出海,决定哪里投礁体,哪里做苗圃,投什么样的礁体,哪里取断枝取母体等,这些都要规划好,去到那里就开始操作,操作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的。有点像工程项目。这几年早期是做单点技术研发,现在在做海区示范。

  新京报:播种一次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黄晖:一步步来。一个阶段先投放礁体、放苗圃,长到一定阶段再看其他功能生物是不是也要放进去。有一套程序,先干吗再干吗。不同阶段做不同阶段的事情,就像是先松土,然后挖坑、栽树苗、浇水等等。每一次十几个人做三四个月,三四个月只做一个阶段的事情。

  新京报:一套程序中的一个环节就需要这么长时间?

  黄晖:对。每一次出海有一定规模,基本上需要两三个月去做完一件事,再进行下一步。回来休整、补给,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准备。最近我们一个团队去南海,已经在海上漂了四个多月了。他们分两个阶段行动,前一部分已经去了三个月,现在又去了差不多两个月了。珊瑚长得很慢,需要时间。不能想着一下子就能做成,生物生长都是有周期的。

  谈风险

  水下播种严格按照潜水守则操作

  新京报:珊瑚一般种在哪里?

  黄晖:苗圃基本建在(海下)15-20米,这个深度受台风、风暴潮、波浪的影响会小一些。底播是在海床上面操作,在(海下)15-10米左右,会稍微浅一点。现在种了100-200亩吧,大概得10万-20万平米了,但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

  新京报:水下播种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有什么要求吗?会有危险吗?

  黄晖:我们严格按照守则操作。比如一瓶氧气能在水下工作40分钟,这40分钟最多只能(在水下操作)30分钟,然后上浮,在(水下)15米、10米、5米都要停,来减压。因为使用的是压缩空气,吸进来都是压缩的,氮气容易溶进血液里,越往深处走压力越大,溶进的越多,(从水下)慢慢上来的过程也是减压的过程,可以把氮气放出来,不然会沉积在血液、关节里等,引起严重的情况。

  谈原则

  遵循不破坏、少破坏生态环境原则

  新京报:人工种植的珊瑚和自然生长有什么区别?

  黄晖:人工种植就是仿效自然生长,跟植树造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只是挑选有益环节提高它的成活率,从这些方面去下手。

  我们遵循自然法则,首先基于非常了解生态系统,清楚它退化的原因,明白它恢复的机理,然后再具体地技术点攻克,天时、地利、人和都需要具备,不能只是去植树造林。要遵循生态学的规律科学,不能用外来物种,物种不能不合适。还要有技术让它存活,保证它的生长,保证它的生长率。

  珊瑚礁要去做修复、培植、移植,这个一定要慎重,需遵循科学,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要尊重自然的法则。要看哪些是先锋种,哪些是优势种,哪些是本地种,哪些是适合本地生长的等等,不是简单培植几个、种下去(就可以),要从自然系统的角度去考虑。

  新京报:人工种植会不会破坏海底原有的生态系统?

  黄晖:这是一个问题,我们遵循不破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早期会先调查清楚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区域。比方说,选择的区域不能破坏它的生命条件。就像种树,不能在山头本来有树的地方砍掉种苗圃,肯定是选择没有的地方来种。

  还有断枝培植需要采集母体,在不影响珊瑚生长的情况下,我们会从资源丰富的地方“偷”一些母体,然后种到稀少地方。不能本来山头就没几棵树了,还把它采来做母体,这就等于破坏了嘛。

  新京报记者 王俊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

关注

15

粉丝

4246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0 08:07 , Processed in 0.021806 second(s), 3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