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0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他的海归让某国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 生前朋友圈曝光

[复制链接]
403 0


黄大年(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吉林大学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1977年,作为首届高考生,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在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地球物理系。1992年,黄大年得到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博士毕业。

在英国18年,他已成为世界地球物理领域被仰望的传奇人物,功成名就。然而,2009年,黄大年却毅然选择回国,成为东北地区首位“千人计划”专家。

他曾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技术空白。

他对科研有着“疯魔”般的执着,正是这种执着使我国在地球勘探项目的数据获取能力和精度与国际的研发速度至少缩短了10年。

有外媒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他是“另类科学家”“科研疯子”“拼命黄郎”,对待科研他说“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黄大年2016年的日程安排几乎“密不透风”。刘柏煊摄
记者手记

采访中,每天都被黄大年的事迹感动着,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惋惜,遗憾再也没有当面采访他的机会。我更想知道作为一个普通人,黄大年的喜怒哀乐,他的生活,他的感受。有人翻出了黄大年生前发的朋友圈,这些文字和图片不动声色地记录下了主人的所思所想和所见。他们舍不得删掉,而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活的黄大年。把黄大年生前朋友圈截图收集整理了一部分,仿佛他就是我们的好友,仿佛哪天还能看到他更新。



黄大年朋友圈的封面图,

是一张英国剑桥的风景照。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但当祖国需要他时,

他却义无反顾地回。







黄大年最末一条朋友圈,

分享的是邓稼先先生的事迹。

“当你面临同样选择,

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是的,

黄大年做了和邓稼先同样的选择,

志诚报国,以身许国

海归科学家黄大年的最后30天

曾经因为一次会议有人迟到,愤怒的黄大年当场摔了手机。他曾经坦言:“我有时很急躁,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研究进度随意拖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

黄大年,1958年8月28日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2009年,作为第一位到东北的“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从海外回到母校吉林大学。

归国七年,黄大年带着团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点。在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项目上,他和团队用5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路程。在尖端装备重力梯度仪的研制上,就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我国与国际的研发速度相比至少缩短了10年,而在算法上,则达到了与国际持平的水平。

他原本将带着团队继续突破,却最终倒在了岗位上,从2016年12月9日被查出胆管癌,到2017年1月8日去世,其间共计30天,享年58岁。

“他是最单纯的赤胆忠心的海归科学家。”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

胆管癌

许多了解黄大年的人早就在担心他的身体。助手于平回忆,几年前,黄大年就开始出现昏倒的情况,还时不时有原因不明的腹部疼痛。到后来,黄大年常常在包里放上一瓶速效救心丸。

2016年12月8日

黄大年不情愿地办理了住院手续。

前一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向他下了死“命令”:哪里都不许去,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就在一周前,黄大年的身体发出极强的预警--他因为腹部疼痛,在飞机上晕过去两次。那是11月28日深夜,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上,黄大年去参加第七届教育部地学与资源学部年度工作会。

12月4日,回到长春,他的科研助手、吉林大学教授于平“逼”着他到医院做了增强核磁检查。

在长春做完检查,没等结果出来,黄大年就匆匆去了北京开会。

12月6日晚九点半,黄大年回到长春,7日一早,就接到了医院的死“命令”。

医院之所以这么强硬,是因为他前几天的那次检查结果很不乐观:疑似肿瘤。

2016年12月9日

早晨,黄大年到医院做检查。妻子张艳和他的博士生王泰涵、周文月陪着他。

做完检查,黄大年躺在病床上打起了点滴。护士一离开,黄大年就闲不住了。他让王泰涵坐在身边,“那天你问我的问题,我给你讲解下。”

黄大年在病床上盘起腿,不顾静脉上还插着预留针,拿起笔记本就开始为王泰涵讲课。

当时,周文月坐在两人的对面。她看见阳光透过窗户打在白色的床单上,一对师生正在谈论问题。“那个场景是特别美的,既感动又心酸。”她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拍下了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成为了黄大年为学生讲课的最后影像记录。



黄大年在病房里给王泰涵讲课。
黄大年总担心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够。他的办公桌后面一直摆着两把椅子。每当学生来请教,他就会让学生坐在身边,有时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

学生张冲记得,一天晚上自己正在实验室思考一个头疼好几天的问题。黄大年经过实验室,进门直接拉了把椅子坐在他身边,带着他从第一步开始演算,直到凌晨。事后张冲才知道,黄大年刚刚出差回来。

长期接送黄大年往返机场的出租车司机刘国秋说,好几次临上车之前黄大年还在和学生讲问题,自己在一旁急得要跳脚。有一次,刘国秋拉着黄大年的手就往车里拉,“当时再不走就真要误飞机了,最后一刻登机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

2016年12月10日

医生告诉黄大年,经过检查怀疑他有结石或者肌瘤,需要做一个手术。

但实际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专家们进一步检查证实了黄大年的病情--胆管癌。

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许多了解黄大年的人早就在担心他的身体。助手于平回忆,几年前,黄大年就开始出现昏倒的情况,还时不时有原因不明的腹部疼痛。到后来,黄大年常常在包里放上一瓶速效救心丸。

黄大年平均每年要出差130多天。他办公室的墙上,有他2016年11月的日程安排:北京--宁波--长春--北京--长春--北京--长春--北京--长春--北京--成都。

仅2016年的下半年,他就昏倒过三次。除了11月飞机上那次,2016年9月的一天,黄大年突然在办公室晕倒,醒来后布置完工作,又忙着去赶火车。

秘书王郁涵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6月27日的那次。王郁涵听到黄大年办公室传来一声沉闷的声响,跑进去看到黄大年倒在了地上。“千万不要告诉别人。”醒过来之后,黄大年嘱咐。他自己到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了会儿:“通宵工作有点累,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黄大年后来向人谈起这次晕倒时说,“准备项目几天没睡,起身时动作有些快。”

原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第二天就要进行验收答辩,黄大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连续三个晚上通宵工作,带着同事、学生准备相关材料。



黄大年在课堂上。
6月28日下午2点30分,答辩开始。“黄老师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又服了几粒速效救心丸,开始了历时2个半小时的答辩发言。”于平说,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大型项目评审中的最高评价。这个评价表明,中国重型探测装备技术研发获重大突破,实现跨代研发的设计目标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每天晚上两三点睡,没有周末,没有周日。一天休息五个小时,有时只休息3个小时。中午打个盹儿,十几分钟不到半小时,有时周末能补半天觉。”黄大年曾如此向人讲述自己的作息。

12月10日,黄大年似乎对病情有所察觉,通知了在广西、广东的弟弟妹妹过来。但他似乎又对病情一无所知,给吉林大学副校长郑伟涛发短信说“争取两周内术后康复,重返岗位,有关工作人员作了安排,治疗期间不会对工作造成影响。”

要把这些时间补给国家

门卫庞春江回忆,按照管理制度,地质宫每晚11点清楼锁门,但黄大年几乎没有准时离开过。这个总说“庞师傅,麻烦您了”的教授,不是在凌晨离开,就是干脆不走--黄大年在办公室准备了一床被子,工作实在太晚,他就会在沙发上过夜。

2016年12月11日

在医院,黄大年一直牵挂着自己的女儿。他身在英国的女儿黄潇即将分娩,预产期不足一个月。

黄大年提前给外孙起了中文名字:春伦。这个名字取自长春和伦敦--两座他最喜欢的城市。“春伦”两个字,实际上概括了黄大年自己的人生,他这辈子和这两座城市有解不开的牵扯。

1978年,20岁的黄大年从家乡南宁来到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求学,完成本科、硕士学习后留校任教。1992年,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深造,1996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不久的黄大年经过批准,又赴英国科研机构工作,直到2009年回国。



黄大年本科毕业时,给同学的毕业留言。
从1978年进入长春地质学院开始,他探索地球奥秘的38年生涯里,有长春的20年和英国的18年。

有人总结,他在长春发芽,在英国开花,最后又将果实留在了长春。黄大年曾经在发给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的一封邮件中坦露心迹:“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回国前,黄大年是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的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作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他研究着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带领着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科研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

这是一种尖端而敏感的技术。通俗地说,黄大年研究的是一种高级“CT机”,只是这种“CT机”透视的对象不是人体,而是我们脚下的大地以及浩渺的海洋。

这种可以“透视”地下几公里的技术用于科研、民用时,可以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寻找矿藏。而这项技术用于军事时,深藏地下的军事基地和洋底潜行的潜艇将一览无遗。

黄大年回国时,我国这项技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而英美等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际应用。

这解释了为什么黄大年那么“拼命”工作。“他太知道中国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同世界的差距了,他急切地希望中国追赶的脚步可以快一些!”黄大年的科研助手于平说。



2014年,黄大年在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现场。
出租车司机刘国秋说,黄大年经常坐的航班是CZ6180,这是晚上11点从北京起飞的航班,凌晨1点左右抵达长春。之所以让刘国秋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是最晚到长春的一趟飞机。”

坐这趟航班,可以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但代价是,黄大年回来后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他总觉得,自己在国外那么长时间,回来了要把这些时间补给国家。”一名学生回忆。

2016年12月12日

手术定在12月14日中午。12日上午,同事和学生把黄大年从医院接回了家。他的房子在长春南湖边,很像他在英国的居所。

8年前,黄大年在英国剑河之畔有一座花园洋房。那时的他在英国有着优渥的生活:工作顺风顺水,学医的妻子开着两家诊所,女儿念着大学。

生活幸福又安稳,直到2009年4月。当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给黄大年发送了一份关于国家“千人计划”的材料。“千人计划”的全称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引进顶级人才来华工作。

刘财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但没想到,黄大年第一时间就给他回了电话,明确表示希望回国。

黄大年的动作很快,当年12月24日就坐上了回国的航班。他后来回忆说:“我们离开英国更像一场落荒而逃,诊所里的药堆满了两个车库,车都扔在了停车场,什么都不管了,必须立刻走,我怕再多待一天都有可能改变主意……”

12日中午,黄大年和师生们一起吃了饺子。

傍晚,黄大年想起办公室还有一些没有整理的材料,执意要回一趟办公室。在回学校的路上,车里放着口哨版的英国民歌《斯卡布罗集市》。那时正是黄昏,陪他回学校的于平看到,黄大年望着车窗外略显昏暗的景物,眼泪无声滑落。

黄大年的办公室在吉林大学地质宫507房间。晚上8点,黄大年将学生王泰涵单独叫到了办公室。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坐在办公桌前埋首工作,而是静静地望着窗外。“他和我谈了两个多小时,仔细告诉我以后应该怎么做。”

这天,黄大年难得地准时离开了地质宫。门卫庞春江回忆,按照管理制度,地质宫每晚11点清楼锁门,但黄大年几乎没有准时离开过。这个总说“庞师傅,麻烦您了”的教授,不是在凌晨离开,就是干脆不走--黄大年在办公室准备了一床被子,工作实在太晚,他就会在沙发上过夜。



2015年教师节,黄大年和学生们在一起。
“严师慈父”

曾经因为一次会议有人迟到,愤怒的他当场摔了手机。他曾经坦言:“我有时很急躁,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研究进度随意拖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

2016年12月13日

凌晨,博士生周文月收到黄大年的微信:去剑桥的推荐信给你写好了。

黄大年希望周文月能够到国外深造一段时间。“他常常对我说,‘一定要出去,出去了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一定要报国。’”

周文月说,黄大年是一位“严师慈父”。夏天,他让爱人给学生们煮绿豆汤、菊花茶;长春雾霾的时候,黄大年给学生们发口罩。在工作之外,他常常和师生们一起打羽毛球、到净月潭徒步。尽管对油烟过敏,他还是亲自下厨,给师生们做咖喱饭、油焖大虾。

助手于平说,作为顶级人才,黄大年的收入很高,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学生和工作上。学生学英语,黄大年拿钱;学生考驾照,黄大年拿钱;学生学无人机,黄大年拿钱。送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他拿钱。连学生家里遇到困难,他都会伸出援手。

2016年夏天,学生高芳(化名)的母亲患了癌症,需要十几万元的手术费。因为家庭条件一般,高芳一筹莫展。黄大年知道后,立即找到高芳,领着她去银行划了十多万元钱。

但黄大年自己似乎总是不那么在意外物。他是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但他自己并不是院士。不少人劝他申报,但他总是拒绝,“评院士太花时间了。”

“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座,他能一口气准备十几页的材料,但要让他填报个评奖材料,半页纸都写不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忠民说,吉林大学早就催黄大年申报院士,但他总是回复学校说,“名头不重要”。

晚上,黄大年谢绝了所有人的陪伴,一个人待在病房里。晚上8点53分,黄大年发出了人生最后一条朋友圈:“明天上午开始,暂时失联一段时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2016年12月14日

手术定在中午。在即将进入手术室的时候,黄大年突然提出,要看看团队里的师生。在手术室门口,黄大年跟近三十位团队成员一一握手。

作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组建科研团队时,黄大年没有将目光只放在自己的单位吉林大学,而是放眼全国,从全国的科研单位中挑选最合适的人。

学生乔中坤说,大家平时与黄大年的关系是“亦师亦友亦兄弟”,而一旦涉及工作,黄大年马上就像换了一个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科研进度,他从国外引入一套在线项目管理系统,把技术任务分解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通过这套系统,黄大年可以随时掌握团队成员工作动态、项目进展和人员去向,这样一套近乎无情的软件让团队成员叫苦不迭。有人抱怨说黄大年不近人情,黄大年听到后说:“在工作上,不要和我讲人情!”

曾经因为一次会议有人迟到,愤怒的他当场摔了手机。他曾经坦言:“我有时很急躁,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研究进度随意拖拉。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中国会赶不上!”

“他总说自己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只有国家利益。”科研助手于平说。

晚上8点,黄大年被推出手术室,医生说手术顺利。因为麻醉没醒,大家只看见黄大年的手脚在轻轻地动。



黄大年与学生外出郊游的合影。
能感觉自己是在为祖国工作

“我从英国回到长春,一晃整整7年了。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我铭记大家跟我在一块,为一个共同的志向和理想所付出的全部心血”

12月24日

手术后,黄大年的病情时有反复。到24日的时候,终于趋于稳定,可以吃一些流食。

黄大年病情稍好转一点,就又开始工作了。肝胆胰外科的1265病房成了黄大年又一个办公室:不停有学生来问问题,有同事来汇报工作进展,有一些项目来找他签字。

护士们为此还和黄大年起了小冲突。护士们多次劝黄大年,为了更好地恢复,要减少会客时间。但治疗中一直很配合的黄大年,在这个事情上“阳奉阴违”了。

“他都是满口答应说‘好的,你们说得对。’可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护士长谷?说。

平安夜,师生们在地质宫庆祝圣诞节,有学生将视频发给了黄大年。



黄大年参加学院的联欢会。
这一天对黄大年有特殊意义。2009年的平安夜,黄大年正式回国。

看到师生们欢乐的样子,他给大家发了微信红包,并发出了他最后的圣诞祝福:“我从英国回到长春,一晃整整7年了。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日日夜夜,我铭记大家跟我在一块,为一个共同的志向和理想所付出的全部心血。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大家一定玩得开心,让家里人高兴,让周围关心你的人高兴,让他们和你们永远在一块,分享平安、安宁、和谐和幸福的夜晚,祝大家平安夜愉快!”

2016年12月31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7年新年贺词,黄大年请护士帮他放了一遍。听着贺词里提及,“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黄大年十分激动。

黄大年办公桌正对着的墙上,挂着唯一一张照片。这是2010年作为“千人计划”专家,去北戴河疗养时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他曾对人说,对着这张照片,能感觉自己是在为祖国工作。

黄大年的弟弟黄大文说,哥哥从小就立志为地质事业奉献,17岁高中一毕业,他就考入了广西的地质队做物探操作员。1977年恢复高考,尽管他分数能够上中国任何一个大学,但他仍然以超过录取分数线80分的成绩,选择了长春地质学院这所地质类重点高校。

黄大年的父母都是广西地质学校的教师。黄大文说,2004年3月,父亲弥留之际,黄大年正在国外,做“重力梯度仪”的技术攻关。2006年,母亲去世时,黄大年也是在国外做同样的研究。哥哥最终没能见到两位老人的最后一面。

2017年1月4日

1月2日开始,黄大年的身体迅速恶化,发烧、咳嗽接踵而至。

到1月4日傍晚,黄大年的内脏开始出现大出血,并出现肝脏衰竭,他失去了意识。

而在此时,黄大年一直惦记着的女儿黄潇分娩了,在英国为他诞下了外孙春伦。

但黄大年没能看见春伦的样子。“哥,哥,你快醒醒,潇潇生了,是个男孩……”妹妹黄玲拿着手机冲到黄大年眼前,他已没了反应。

2017年1月8日

12点38分,黄大年心脏停止了跳动。

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长春殡仪馆西辰厅,黄大年遗体告别仪式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近八百名各界人士到现场吊唁。

当天长春零下23摄氏度,大雪。

“这是我一生中最冷的一天。”学生乔中坤说。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另据新华社电,黄大年去世后,教育部追授黄大年“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中宣部追授黄大年“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中共中央追授黄大年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更多曼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加国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综合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潮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影视娱乐,请点击这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温尼泊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3 11:43 , Processed in 0.033094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