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68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港漂的我去了一趟富人区豪宅,啧啧…

 关闭 [复制链接]
681 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黄博宁】

香港社会一直说,这些年工资不见长,房价一路飙,年轻人上楼难,所以不得不上街。从2012年到2017年,我在香港停留了5年,住了5个地方,听了几十场涉及土地和房屋的论坛讲座,进了上百户人家。今天就来聊聊香港房子这些事。



换房记

我的第一个落脚点,是公屋的亲戚家。公屋是港府为基层提供的租房,现在有30.7%的人住,租金非常便宜,1000至3000港币不等。申请公屋要经过严格审批,对收入、资产都有要求,超过就要多交租金或让出。公屋一直供不应求,从申请到住上要等4年或者更长。我住过的这套公屋,面积40平米,三室一厅一卫,一家4口住在其中。公屋一层有20至50户人家,体积庞大,可以参照福建土楼。






香港拥挤不堪的公屋,来源:网易

第二个地方是学校的宿舍。说是宿舍,离学校有1个小时的路程。走20分钟到地铁站,做20分钟地铁,再走15分钟,才能到学校。如果不差钱,可以下了地铁做小巴。然而15分钟的距离,小巴要4块钱,还要绕路,乘客随时可以叫停,算上等车的时间,不比走快。宿舍大概50平米,两间睡房,每间三人,一个大厅,每人一个桌子,不准煮饭。当时选择,完全是由于便宜,每月房租不到2000,还省去了自己找房子的麻烦。每天一个小时的路程,也是体验一下香港学生的感受。香港的高校和内地不一样,不会给所有学生提供住宿,很多住在新界的学生,都要通勤3个小时或更多上下学。

第三个地方是居屋。居屋是港督麦理浩在上世纪70年代推出的“居者有其屋”计划。政府以市价的60%至70%,将40到80平米的房子,以200到300万的价格卖出。现在约15.2%的港人住在居屋中。麦理浩虽是英国人,却深谙华人安居乐业的心理。居屋社区超市、健身设备、中小学一应俱全。某种程度上,居屋帮助巩固了“港人”的身份认同。



按理说,居屋只能自己居住,不可以出租。可是精明的房东嗅到了商机,私下租给来上学的内地学生,一室一厅,大概不到30平米的房子,2012年租价8300港币,4个人住,2张上下铺,两人住厅,两人住卧室,厅里还摆放了4张桌子。条件虽然艰苦,房子依然枪手。我们毕业一走,房东转手以9100的价格,租给下一波内地学生。

最后两个是私楼,每个住了两年,租金都接近2万港币。私楼是中产阶级的居住区,每层只有6到8户人间,住户都是标准的白领或专业人士。两套房子大概都在50至60平米之间,厅大概25平米,两间小房子6平米,主卧稍大一些。想给卧室拍个全景,在门口都拍不到。屋子里放下床、衣柜、桌子,再放椅子都多余,干脆也就不用了。人们说,在香港能“三面下床”就是混的好。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上下铺连“半面下床”都算不上,单间一般也只能左边或右边一面下床,那两边不是靠着墙,就是挨着柜子。在内地看来,这居住条件实在恶劣。然而对于港漂来说,有独立房间,厅不住人,还在港岛,就偷着笑吧。

港人喜欢以住哪里看人的出身。无怪,香港70位立法会议员,只有3位出身政府的公营房屋,与45%的居住人口不成比例。3位公屋议员全部来自非建制派,分别是泛民主派的邝俊宇、激进泛民梁国雄、本土派罗冠聪。从这个角度看,比起律师和商人,他们更能体会基层大众的感受。而当上议员,薪水每月9万,其人的公屋资格也被质疑。



豪宅

年中,我也走过不少住宅。豪宅里,印象最深的有两套。一套是一位老师,住在九龙一处私楼的顶层,两层打通,层高大概5米。这位老师出生内地,小学移民香港,一路学霸,留学英法,世界顶级金融机构高管。我听其他知情人说,房子一个月租金就在10万港币以上。他的孩子有英国和法国保姆教两国语言,他和太太分别和孩子说粤语和普通话。这种起跑线,如何是公屋人士能比的?而这位老师,绝对基层家庭出身,小时候住在著名的贫民窟九龙城寨附近。人家有今天的地位,路人甲乙丙丁又岂能不服?

还有一套豪宅,是朋友来港时在Airbnb上的短租,位于港岛地地道道的富人区。所谓富人区,大巴根本不到,只有小巴通到地铁站。这种地方,要用身份证登记,楼下的物业打电话给住户确认过,方可进入。我当时说上去,只是把朋友接下来。然而进去看到50平米的客厅,踏上阳台俯瞰港岛的景色时,瞬间就出不来了。



了解才知道,这家主人是内地来香港的移民,生意人,常年在内地,有一个接班的儿子,一个从英国读完大学回来的女儿。女儿之外,其他人常年不在香港,小女主人把房子放到Airbnb上,就是想多认识点朋友,一间房子每天400多港币的租金,和整套房子每个月8万的租金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房间的常驻人口只有菲佣,住在厨房后面黑暗狭小的空间,房间在她的打扫下一尘不染。

还有一种,地方大租金低,就是村屋。村屋都离城里比较远,有些在行山道、离岛的村屋,会让人觉得,这根本不是香港。村屋居住环境好,层高不说还安静,一层有时能有70平米,两层140平米,在香港妥妥的就是千尺豪宅了。一位友人的村屋,坐落在城市尽头的地铁站,开车还要15分钟的地方,包括天台上下三层,从窗户能看到青山碧海。不过她早年就已经移民国外,现在打算以千万港币价格卖掉房子,彻底告别香港,与已经定居国外的孩子们团聚。



不过这些“豪宅”,都算不上顶级。真正的豪宅,是山顶、海边的独栋别墅,阳明山庄也只算入门。那些地方,只有私家车能到达。作为普通市民,只有周末行山的时候,可以远远观望一下大宅里配套的网球场和游泳池。这种地方,一套港币上亿。




李嘉诚豪宅

住豪宅是极少数人。53%的港人住在私楼。私楼的居住环境明显好于公屋和居屋。私楼附近,内地新移民、日本韩国人、白人明显增加,菲律宾和印尼籍佣人也经常出现。不过,私楼住户怨气也最大。他们大多是拿固定薪水的白领或专业人士。夫妻两人的工资还贷款,再养孩子、供保险、赡养父母,生活也是压力山大。然而由于收入远远高于港府规定的公屋和居屋申请标准,所以享受不到。常有人抱怨,住公屋的人省吃俭用,可以在内地的广东福建老家,甚至深圳买好几套房子。私楼这群所谓的中产,却只能辛苦供楼。

有好就有坏。我曾经去公屋采访过两位参加抗战的老人。其中一位是江西人,黄埔军校毕业,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印缅战场上从野人山走出,九死一生,与蒋经国同机赴台,官至国军中将。命运的捉弄,晚年他竟然付不起尖沙咀每月4000多的房租,只能向港府申请公屋。现在98岁高龄,独自一人住在贫民区,一套面积不到10平米的房子内。卧室面积约5平米,剩下是厨房和厕所。好在他本人还身体硬朗,能淡然面对人生的起伏。他跟我说,每月靠港府3000多的综援,付800多的房租,交完水电费、伙食之后,还有富余。

这还不算最差的。香港的棺材房、笼屋,每年都是传媒报道的热门话题。新民党主席、前特首参选人叶刘淑仪曾专门体验棺材房,表达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的决心。不过,这些我就没有亲自见过了。从我的经验看,港剧里的平民住房,比较符合大多数香港人的居住环境。而那些大屋子,基本都是骗人的。




新民党主席、前特首参选人叶刘淑仪体验棺材房

买房的事儿

在港买房难不难?所有大城市,买房都不容易。比如北京,平均月工资6000,房价6万,一年不吃不喝买1.2平米,香港平均工资15000,房价10万,一年不吃不喝买1.8平米。这么看来,似乎香港买房子还容易点。香港的户型没有最小,只有更小,20平米一套的房子绝不是开玩笑。根据多年的居住体验,香港的房子利用率极高,每一寸空间都不浪费。香港家庭一般有2个以上子女,本地人买房,多半父母爱莫能助,要靠年轻人自己奋斗。



香港管买房叫“上车”,先买小的,再以小换大。两居“上车盘”40平米左右,稍微好点的地段要400万。以三成计,首付120万。如果是结婚买房,一般60平米,首付约180万。以毕业10年平均年薪25万,每年存12万计算,两个人努力点10年买房有望。如果是港漂出身,父母帮帮忙,熬过7年换了永居,不用加罚印花税的时候,还是大有希望的。

土地和房屋问题,一直是特首施政的重中之重。董建华上台的时候推出过8万5计划,可惜赶上亚洲金融风暴,功亏一篑。梁振英提出5年建75000个公屋的计划,基本完成,不过私楼的房价并未因此而放缓增长。而且,如果收入超过公屋和居屋的线,这些根本指望不上。新一任特首林郑月娥打算搞“首次置业上车盘”,不过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计划。

什么人能买起房?港漂里最能买得起房子的就是保险从业者。香港买保险时查的严,核准一旦生效则险种全,理赔率高且及时。这几年,内地发现了这块蓝海市场,保险成为香港为数不多蓬勃发展的行业之一。不少毕业就投身保险业,也有不少博士毕业,为了挣钱也毅然投身这一行业。有内地朋友帮衬的经纪人,显然比纯香港人有优势。很多不过20多岁,已经偷偷买了一套甚至多套房子,晋升为有产一族。
更多曼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加国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综合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潮流新闻,请点击这里 更多影视娱乐,请点击这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温尼泊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2-23 12:54 , Processed in 0.020633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