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10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一个洋老外的中国情结

[复制链接]
2107 0


欧巍立在“四海同春”的舞台上。 刘羡 摄
  
  已过不惑之年的欧巍立一头银发,高高的鼻梁,褐色的眼睛,优雅又绅士,是一个地道的英国人。初次见面,他操一口流利的中文,说着:“大家好,我是欧巍立,我喜欢中国,我爱大家。”

  欧巍立在英国贝尔法斯特见到“四海同春”艺术团的成员们,格外热情,和每一个人打着招呼,问着“你们冷不冷,饿了吗?”  

  “我很喜欢中国,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一个华人社团里工作”,和欧巍立聊他的中国情结,他就打开了话匣子。

  欧巍立说,他8岁的时候,有一次上数学课,在一个课本里无意间见到了几个汉字,顿时就来了兴趣。“当时,我就把它们的样子记住,慢慢画了下来,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些字该怎么读,又是些什么意思”。

  16岁的欧巍立,准备考大学,当时他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要去学中文。

  “当时在英国,大部分都是日本的公司”,欧巍立说,他的老师曾经劝他说,如果要学一门东方的语言,应该去学日语,那比较有用。但到了现在,欧巍立很庆幸自己当时坚持选择了中文,并一直学到现在。“现在在英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身边经常会有人告诉我,我孩子在学中文,我邻居在学中文,好像全世界都在学中文”,他笑着说,“所以我现在是,如鱼得水”。

  欧巍立喜欢成语,也喜欢文言文、古诗,“虽然它们对我来说,太难了,但我真的很爱它们,它们说出来,很美。”欧巍立说,有一次,他在一个纪录片里看到一段杜牧的诗,就拿笔记了下来,在之后的一次当地华人办的春节晚会上,他主持时用了这首诗。“我觉得很牛啊,对不对?”他笑了笑,扮了个鬼脸。

  1994年,作为交换学生,欧巍立曾经在天津师范大学读过一年书,所以他常常说自己是个“天津人”。

  他给中新社记者讲述了一段在天津读书时的“难忘”经历。那是一个下雪天,欧巍立和同学相约去北京玩。他们去了颐和园,一进门,欧巍立就被眼前的美景惊呆。皑皑白雪笼罩的万寿山,辉映着蜿蜒的长廊,厚厚冰层的昆明湖像一面巨大的镜子。直到现在,他还是很爱红墙绿瓦下的雪景。

  欧巍立喜欢故宫,喜欢天坛,他喜欢中华民族的古老沧桑。行走在天坛,他总觉得自己好像被牵进历史的长河里。

  欧巍立也喜欢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他去过昆明、西双版纳,去过中国很多地方。“他们的语言不同,音乐不同,服装不同,习惯也不同”,在他的眼里,这一切,都很新奇。

  欧巍立说,有一次,他在一个小山村中,坐在当地的一辆公交车上,本来昏昏欲睡的他,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群农民的歌声。虽然听不太懂歌词,但他觉得很有意思,立刻精神了起来,听着他们歌唱,觉得他们的生活,宁静而快乐。

  谈起中国美食,欧巍立更是如数家珍。他爱天津大麻花,还有北京烤鸭,东北锅包肉……“我也喜欢吃馒头,吃饺子,中国人过年,都要吃饺子。”

  看着“四海同春”艺术团在舞台上表演的杂技、变脸、柔术,欧巍立一直在鼓掌欢呼,兴奋得像个孩子。他告诉中新社记者,他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最近他在学毛笔字,刚练好的是繁体字的“龙”,和北爱尔兰的“爱”。他的梦想,是再去一次中国,在杭州的西湖边上,找一家茶室,好好“秀一秀”他的字。

  “我想去中国长住吗?噢,这可不行,因为我害怕,我会不愿意回来了”,他大笑着。(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温尼泊华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5

粉丝

44947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12 16:51 , Processed in 0.021770 second(s), 2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