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25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为什么一代明君的雍正会背上恶名?

[复制链接]
1254 1
为什么历史上有康乾盛世却独独少了雍正皇帝呢?难道是因为他生平的历史争议,还有那一份并不清白的名声?

其实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特别在清代的历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在清代历史,在康乾之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他的功绩和作为又不仅仅是一个承上启下所能概括的。与表面繁华的康熙乾隆相比,我觉得雍正更应该相称为得道之君。

康熙后期,清政府内部的管理弊端丛生,国库空虚,贪污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吏制民生切实需要整顿。对此,老迈的康熙已经是有心无力,他把自己殷切的眼神望向了自己的众多儿孙。希望他们中间有人能勇挑重担,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而此时的清王室的那些皇子贝勒们呢?他们却在为自己的长久计,康熙的长寿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为了谋得储位,各皇子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最层面上的有经营了几十年的太子一党,然后是大阿哥一党,八阿哥一党,,有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等,,,甚至三阿哥、四阿哥,,就是以后的雍正皇帝,,等都有自己的亲信党羽。党争使当时本来严峻的大清朝更加混乱。

而生性孤僻,刚直不阿的皇四子胤禛此时也是韬光养晦,表面竭尽孝心,从于太子,暗地里却联合带兵的十三阿哥结交有志之士,默默发展扩大自己的实力。在政治上迎合康熙皇帝的思想,积极参与吏治的整顿。历任朝廷各部官职,也正是于此,他也深深到了大清王朝的危机。他明白症结所在,吏部一日不治,国家繁盛止于空谈。他决心一定要有效地改善吏治,强国富民。在宫廷一系列变化之后,作为皇四子的胤禛终于在藩院尚书隆科多,亲信大将陕甘总督年羹尧的支持下继承了皇位,并改年号雍正。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雍正皇帝。

但是大家都明白,在历史上,其实雍正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甚至有点丑化。那为什么他在历史上争议如此之大呢?有人觉得是因为他登基时四起的流言,和他在位时的那股萧杀恐怖的气氛。以及其后对皇八子允禩为首皇室反对派的严厉打击,对不同政见的人施以严惩,甚至对自己即位之前的心腹隆科多和年羹尧等都动辄削权、调任、抄家、遣戍,直至处决的严酷处置。其手段不可谓不狠。连手足之情都不顾了,这种人还谈什么仁义道德啊。你看!他的兄弟都让他给流放的流放,杀的杀,能称得上明君吗?估计这也是其在历史上名声不好的原因之一吧。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唐太宗李世民还搞了个玄武门之变呢?唐宗宋祖的李世民在唐代历史中的地位,我想大家都十分地清楚。

我觉得前面那些理由都不构成让雍正骂名至此,他在位的十三年间,勤政为民,对外平定了西北罗卜藏丹僧的叛乱,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对内设立了军机处,加大了皇帝的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从此,军政大权都落在了皇帝一个人身上。决意整顿吏治,关注民生。开展士绅一体纳粮和士绅一体当差、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提高的国库的收入,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雍正皇帝背上了如此恶名呢?我觉得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康熙皇帝各位皇子对皇位的竟争过于激烈,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所以流言中伤问题也就不新鲜了。在雍正即位后,他就成了众矢之的,其他皇子不甘心失败,又怕雍正报复。就故意散布流言,说雍正登基是矫诏继位,他们在后边制造混乱,以动摇这个未稳之皇位。以图挽回这个显成败局的态势。至少可以达到坏其名誉,让其不能清白做人的目的。

其二,雍正重用不是科甲出身的李卫等,一意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和士绅一体当差的改革,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读书人的特权受到严重的损害。天下读书人大有同仇敌忾之势力。唯有读书高的禁忌被这位君王所打破,天下读书人不满意了,当然,他们就不能尽心为皇帝办差了。同样,写史的也是读书人,作为后世喉舌的他们,当然就不会轻易放过这位仇人皇帝,这就是无声的反抗。

同样,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读书人还充当了政府对天下喉舌的作用,对于这位执意要损害自己利益的皇帝,他们能说什么好话吗?

其三,重用的年羹尧,李卫,田文镜等都做事不按常理,不遵章法。这无形中让官员们认为这种人有点邪,于是乎非科甲出身的他们成为了最直接被攻击对象。而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最终都归结到了雍正这个主子的身上。

其四,隆科多和年羹尧等之前有拥立之功的朝廷重臣都一个个死于非命。暂且不说雍正皇帝有没有忘恩负义,单从其敌对者的方面来看,难道这不是在为其矫诏继位杀人灭口吗?可能参与制造他继位的成员都没了,到时候来个死无对证,难道不是做贼心虚。

最有可能的继位者之一的皇十四子一开始就受到监视,最后竟然被派去守皇陵。作为其同母亲生的弟弟,他为什么要做这么绝?难道所谓的“传位于四子”真的是由“传位十四子”所改?

其实,第四点用实际情况来说我觉得杀隆科多和年羹尧等也是在情理之中。这些人,自恃有拥立之功,在朝中便目中无人起来,其子弟亲戚,门生故人都是一个得道,鸡犬升天。如隆科多者,结党营私,在朝中骄横跋扈起来,连皇帝都要惧其三分。如年羹尧者,雍正皇帝同样待其不薄,但其骄横暴戾,在西北用兵之时就毫无仁义之心,对各级巡抚呼来喝去,连一省巡抚他都能说罢就罢。皇帝照样对其恩宠有加,甚至以一国之力去支持西北战事,但其没有明白雍正的苦心,毫无全局观念。甚至以为西北非他不能稳定,他的一意孤行已经危害了江山社稷,加之各省官吏受其苦者常常诋毁其于雍正之前。此种人不除似乎上不能对天,下不能对地了。于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之流都倒在了历史的舞台下,倒在了雍正的脚下。当然,能负责的,同样只有雍正。

当然,如果只是单独四点倒也罢了。说到底只是两股反对势力,但一旦他们之间相互联合起来,特别是前两者的联合。后果就不堪设想起来,作为大清皇帝的雍正成为了邪恶的象征。应该为天下人所唾弃,所有他所做的贡献都微不足道起来。最为典型的就是后来出现的曾静事件。

说的是湖南一位落魄的老书生,借着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和朝廷政策的反对声,竟然将流言变本加厉地整合到处宣传。最后竟然派自己的弟子去说服当时的大将军岳钟琪,建议其站出来反对雍正,也就是所说的作乱。最后,曾静将其解送京师,由雍正发落。此时,估计流言已经比较严重了,雍正皇帝比较生气,但他还是不厌其烦地与曾静解释相关疑问。实质上是想以此为自己正名,最后,他把自己与曾静的答辩结成一本书,叫做《大义觉迷录》。然后颁布天下,以其拔本塞源。

而实际上,矫诏一事是不能成立的。其一,宣诏之时,有诸皇子在场为人证。对康熙的笔迹和语气行文,他们不可能不清楚。作为那些四皇子党的敌对人员,他们不可能不竭尽全力去挑毛病。但事实上没有听到相关的消息,这说明这份诏书基本上还是属实的。人证物证俱全。其二,皇位传承是如此重要的事情,按照清代的惯例至少应该是写成传位于皇XX子。将十改为于的假设也不能成立。其三,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也提到:“朕自幼蒙皇考钟爱器重,在诸兄弟之上,宫中何人不知?及至传位于朕之遗诏,乃诸兄弟面承于御榻之前者,是以诸兄弟皆俯首臣伏于朕前,而不敢有异议。今乃云皇考欲传位于允禵,隆科多更改遗诏传位于朕,是尊允禵而辱朕躬,并辱皇考之旨焉。”他还强调,在宣读诏书之前,康熙皇帝升天之际还曾明谕立皇四子。以上证据可以证明似乎可以证明雍正的清白。但天下事,根本就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反正最后就是越描越黑。雍正坐定了这个恶名。

最后,为了堵悠悠之口,防止类似的争论发生。雍正建立了秘密建储的事宜。把相关建储的事宜由皇帝写一封诏书放在宫中的正大光明匾后,于是清宫中就开始沿用一个秘密建储的制度。于是乎,一些想象力稍为丰富点的稗官野史就将秘密建储之制和雍正矫诏继位两事加以发挥,最终又巧妙地杂揉在一起,故事越演越离奇。而所有的这些,最终又为清代皇室增加了一个巨大迷团。这种事情到底谁是谁非,看来只有当事之人才能明白了。

这些事情,只有待后人去评述和理会,但雍正皇帝的功绩却始终无人能抹却。希望在历史面前能还他一个公道,除去在位时间,,仅13年,,不能堪比,其功其过绝对不低于康乾。十三年完成六十余年甚至更久之陈弊,岂是一般君王所能为?请正视:千古一帝—雍正皇帝。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1

panshaohang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11-11 06: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我还一直以为他错杀了年羹尧
站的更高,尿的更远,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去吧!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

关注

12

粉丝

40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0-4 04:27 , Processed in 0.026010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