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61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美华人为医护捐口罩:能帮多少是多少 没遇到歧视

[复制链接]
618 0
                       
“我们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当地医护人员急缺口罩,我们有富余的口罩,那就把我们自己的口罩送给他们,能帮助多少人就帮助多少人。”4月14日,美国波士顿华人穆丹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爱心画宣传海报。受访者供图

穆丹是在美华人,目前和朋友李双在波士顿开了一家科学启蒙教育机构。3月中旬开始,美国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快速暴发期,她们所在的马萨诸塞州也未能幸免,成为美国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李双有很多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了解到医院医护人员急缺口罩的现状后,李双和穆丹发起了波士顿华人直捐活动。从3月18日至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她们收集到了5万多只口罩,捐赠给了近300名医生。她们的直捐行动从最初的2个人,到现在已经有500多个海内外华人家庭加入。

李双对记者表示,“我们的做法很简单,就是从华人同胞手中收集口罩等防护物资,尽快送到那些有急需的医护人员手中,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疫情无国界,大爱更是超越国界。面对疫情,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因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医院医护人员收到口罩后表示感谢。受访者供图

Part 1:

“美国的医护人员不是不怕,只是他们必须上‘战场’”

疫情暴发后,美国医院的防护设备有多缺?李双和穆丹有切身的感受。

“3月初,我就开始主动联系身边的医生朋友们,询问他们是否缺口罩、缺防护设备。最初,朋友们都和我说没问题、不需要。直到3月中旬,听到在罗德岛的朋友说,当地医院有4个护士感染了,我立马再次联系了在波士顿的医生朋友。这一次,他们终于表示,很缺口罩。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来把我留存的N95口罩取走了。”李双介绍称。

李双最初是为了给国内筹集物资,囤积了22盒共计320个N95口罩,但因为到货比较晚,拿到时国内已经不需要了,她就将口罩留下准备分给身边急需的朋友家人。没想到,最终帮上了身边急缺口罩的医护人员。



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收集口罩。受访者供图

穆丹最初也是将口罩送给了一位医生朋友。“我认识的一位主治医师当时到处在寻找口罩,说是一线科室特别缺。我听说后,就联系上他,将自留的30个3MN95口罩都送给了他。当时印象特别深的是,为了这30个口罩,这个医生从很远的地方跑到我家,拿到口罩时甚至眼睛都红了,隔着玻璃和我挥手,一直在表示感谢。这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只是30个口罩都让他们如此感动,足见他们到底有多缺口罩。”

穆丹称,美国的医护人员感染是非常严重的,在和医护人员沟通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很多医生护士并非不怕,他们也非常害怕――有些护士因为担心自己会传染给家人,有家也不能回,只能睡在车库,然后流泪到天明。他们是别无选择。“就像是上战场一样,他们必须上前线。只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他们就像是在战场上‘裸奔’。我们不禁在想,如果他们倒下了,谁来保护我们呢?”

正是因为这一个个小故事,穆丹和李双产生了给一线医生直接送口罩的想法。但两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于是,3月18日,穆丹建立了波士顿华人直捐群,号召当地华人同胞将手中的富余口罩捐赠给急需口罩的医护人员。直捐口罩的行动便开始了。



收集到的捐助口罩。受访者供图


Part 2:

“我们一家一家收集口罩,然后一家一家医院送去口罩”

穆丹和李双最初的行动很简单。在联系到愿意捐赠口罩的华人家庭后,志愿者直接上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地去收集口罩,收集到一定量了就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地给那些需要的医护人员送去。

这样的操作模式虽然费时费力,但非常简单有效,因为可以直接将口罩送到急需的医护人员手中,省去了中间许多道程序。有些医护人员当天提出需求,当天就能拿到口罩。

在被问到为何会选择采取直捐的方式时,穆丹表示,“3月中下旬那会儿,政府的支援没有太到位,医护人员缺口罩、防护设备的情况非常严重。一些捐助机构、爱心组织也在组织募捐,但他们从订货、审批、过海关,再到联系医院、医院审核,再下发到医护人员手中,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可是一线医生是等不了的,他们一直处在抗击病毒的最前沿,早一天拿到口罩都是好的”,“所以我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先把手里的送出去,能帮助多少人就帮助多少人”。

直捐群建立之后,不到一周时间,加入了近300人。最初的一段时间,几个志愿者从早到晚在外面跑,一家一家收集口罩――可能每家能提供的也就二三十个口罩,但有国内的同胞也加入了进来,往波士顿寄口罩。大概4天的时间,她们便收集并捐赠出了1万只口罩。大家都觉得很震撼,没想到民间的力量能有这么大。



工作人员冒着风雪在外收集口罩。受访者供图

穆丹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在波士顿南部地区有一家医院,其中一位急救科主任医师的妻子是华人。这位妻子向他们求助,称她丈夫所在的科室有2个护士感染了,然而其他人在没有任何防护的状态下还得继续值班,他们都觉得非常恐惧,她本人带着两个孩子也忍不住想,若是孩子爸爸出事了该怎么办。

听说了这件事后,直捐群里立即开始募集口罩,但因为每个家庭的口罩数量都是有限的,且分散在波士顿各个地区,最终大家采取了爱心大接力的方式――从最北边开始收集,一路南下,每个地区的志愿者收集好周边华人家庭捐赠的口罩后汇集到一起,最终一并送到这家医院的医护人员手中。

李双补充说,那天还下着雪,天气异常冷,她和另一名志愿者学峰将物资送到时已经是傍晚了,但看着医护人员激动地来搬物资的样子,也松了口气。“这位医生的妻子第二天收到了自己之前购买的3MN95口罩,她说自己的丈夫收到的捐助还能用一段时间,这些新收到的口罩就给其他的急需医生吧。就这样,她也在当日帮到了另一位发出急需请求的华人医生。人与人之间的无私互助时时发生着,非常让人感动。”



工作人员凌晨还在给医护人员送口罩。受访者供图



当地医护人员收到口罩后都特别感激,不仅给我们发感谢函,全体十几个医护人员还拍了张大合照发给我们以示感谢。”“就是这样一个一个故事激励我们坚持下去,想着能有多大力量就做多少事情。”穆丹称。

Part 3:

“建立14个捐助站,500多个华人家庭、多个华人协会加入”

直捐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开始,一些医护人员是通过口口相传了解到波士顿有一群华人在给医护人员直捐口罩,于是联系上穆丹和李双,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后来,随着越来越多医护人员联系他们,加入直捐的华人家庭也越来越多,两人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于是,她们设计了线上需求表,分别提供给需要帮助的医护人员、愿意捐赠口罩的捐助者以及希望成为志愿者帮忙的人群。她们开始规范化捐助流程,在大波士顿地区设立捐助站,每一个站点有一位站长负责,多位志愿者协助。

愿意捐赠口罩的人可以先线上填写表单,直捐群这边邮件确认后,站长再与对方联系。捐助者可以主动将口罩送到站点,也可以要求志愿者上门去取。有需求的医护人员填写完需求表后,同时也须填写免责条款。工作人员整理好需求后,站长再去核实,然后将收集到的口罩安排志愿者送给医护人员。



口罩直捐活动海报。受访者供图

穆丹介绍称,程序简化后,不仅节省了很多人工联系的工作,还将捐助和需求更好地匹配起来。“我们将这些做成了链接、二维码、宣传单,在海内外社交平台上发布,一方面号召更多的人加入直捐,另一方面也让更多有需求的医护人员了解到我们这个平台,从而提出需求、获得帮助。”

截至4月14日,他们已经设立了14个捐助站,基本遍及大波士顿地区东南西北各个区域。有超过500个华人家庭加入直捐行动,收集到5万多个口罩,捐赠给了近300个医生――令人感动的是,每一位医生收到口罩后都会主动分享给自己的同事,因此预计已有两三千医护人员获得了帮助。

在活动影响力扩大后,一些华人协会也加入了进来。如Malden华夏文化协会和当地市政府联系,Malden市长觉得活动特别好,还特地把一个老年活动中心提供给他们作为捐助站,号召当地市民捐助口罩。第一天,该捐助站就收到了1200只口罩。



Malden华夏文化协会联合设立捐助站。受访者供图

此外,Andover华人协会也在当地设立捐助点,Lexington华人协会捐助了近1万只口罩,牛顿华人联谊会、WeStar等华人组织也提供了很多人力物力支持。



Andover华人协会联合捐助养老院。受访者供图


Part 4:

“给养老院送口罩,发动华人孩子画爱心画提供精神支持”

除了给医护人员捐赠口罩之外,直捐群里的华人同胞们一直在思考,他们还能为当地抗疫做些什么。

李双首先有了想法。在浏览美国疫情相关报道时,她发现,美国的养老院是疫情重灾区,同时死亡率特别高,大概占全美总死亡病例的44%。养老院不属于一线医疗机构,它们的防护用品是特别稀缺的,而养老院的医护人员照顾老人必须近距离接触,感染的几率特别大。于是她和穆丹商量,决定将一部分一次性医用口罩捐给有需要的养老院。

正好此前,大波士顿山东商会和大波士顿山东同乡会的两位山东企业家联系上她们,说愿意捐助1万个医用口罩。穆丹称,“这两位企业家听说了我们做的事情后,主动联系我们,他们觉得我们是先锋组织,效率高,相信把口罩捐给我们一定能够物尽其用”。“我们也非常感动,于是立即开始商讨如何落实。取到口罩后,我们就贴上了华人爱心捐助的海报,和各地站长确认了12家急需口罩的养老院,准备将这些口罩送给这些养老院。”



准备送给养老院的口罩,纸箱上贴了爱心画。受访者供图

除了给养老院捐赠口罩外,近几天,两人还发起了给医护人员、老人画爱心画的活动。李双及志愿者在与医护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了医护人员的心理需求,口罩等必要的防护设备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但医护人员、病人、老人在精神上也非常需要支持和慰藉。

“于是我们想到,既然目前学校关闭,小朋友们都在家隔离,可以让他们画一些爱心画,为医护人员和病人、老人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支持。”穆丹称。

两人很快发起了“画出爱心,传递力量与希望”的爱心画活动,邀请家中有小孩的华人家长们进群,让他们的小孩凭借自己的想象作画。活动从11日开始,3天不到,他们就收到了100多张爱心画。一张张色彩明亮的画上,华人小朋友们用稚嫩的笔触写着“ThankYou Heroes”(感谢英雄)、“Thank You Doctors and Nurses for Keeping Us Safeand Healthy”(感谢医生护士们让我们安全又健康)等。

除此之外,很多华人孩子还捐出自己辛苦攒下的零花钱用来购买防护物资,或者学习之余跟随家长出门寻找物资。





华人孩子们画的爱心画。受访者供图

日前,Andover华协的同胞已经给麻省一家大医院送了一批爱心画。“他们都特别感动,很快将二三十张爱心画贴到了墙上,这样每个医护人员都可以看到。”“做这个活动我们也是想让小朋友们知道,即使力量有限,只要愿意付出努力,你也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makea difference(做出改变)。这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爱心教育。”穆丹说。



华人孩子们画的爱心画。受访者供图


Part 5:

“疫情之下,没有国与国之间的隔阂,只有同情和给予的大爱”

在给医院医护人员、养老院的捐赠物资上,工作人员贴上了MA ChineseCommunity(麻省华人社区)的标识。穆丹表示,“我们想说的是,我们不代表机构、不代表个人,我们代表的是在麻省的华人。疫情之下,我们希望能够尽己所能地帮助到当地,让疫情早日结束,让生活重回正轨”。

李双表示,虽然新闻媒体偶有报道称海外华人疫情期间遭受歧视,但她并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件,“我一直认为好人多。这次疫情和同胞们在一起,为所在社区提供一些帮助,更觉得大多数人都是好人。海内外很多同胞一起为波士顿医护人员找物资、捐物资,更是体现了华人的担当精神。一些同胞即使内心对病毒很恐惧,但还是主动承担任务出门收集或赠送物资”。“这次疫情,见到了太多平凡人中的伟人。”



很多华人小朋友也加入直捐行动。受访者供图

直捐活动开始后,穆丹和李双每天通过朋友圈更新直捐动态,分享了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有些医生收到口罩后直接称“感动到想哭”,有些志愿者忍着身体的不适继续提供帮助。“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受到鼓舞,愿意加入进来帮助社区做更多的事情。”

活动发展到后来,一些国内医生、企业家也给她们寄去口罩,有的医生还详细解释了口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距离,希望把国内的抗疫经验分享给波士顿这边的机构。

穆丹称,“在这场支援社区与疫情对抗的战役中,我们每天都会无数次被捐赠者和被捐赠者所感动。无论是当初美国华人支援武汉,还是现在中国医生支援波士顿,这才是人性的体现”。“疫情之下,没有国与国之间的隔阂,只有同情和给予的大爱。”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2-23 06:43 , Processed in 0.024499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