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99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马斯克逃向中国 美国再工业化的“旗帜”已经倒下

[复制链接]
499 0
                       


2020年1月7日,中国生产的特斯拉(Tesla)Model3型电动汽车实现规模交付。美国再工业化的标志性企业之一,特斯拉电动汽车犹豫再三最终选择在中国建厂后,中国仅用了10个月就实现了,从选址到建设再到规模量产的全部过程。相比于在美国需要历时数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中国速度”也让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ElonMusk)感到震撼“在中国,我看到了特斯拉非常令人激动的未来。”

特斯拉离开美国而选择中国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和产业链的严重缺失,已经导致美国虽然创新依旧有余,但产业化发展能力不足的局面。

从2008年特斯拉量产第一批电动汽车开始就一直受到产能不足、供应链不稳定和成本居高不下的困扰。从日本采购电池、从德国采购电机,特斯拉全车配件分别来自30多个国家,特斯拉一度引以为傲的所谓全球供应链的背后,更多的则是对美国本土制造业供应链缺失的无奈。尤其是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启动和各大厂商的追赶,特斯拉也不得不从小众炫酷的品牌定位,逐步向大众化的产品定位转变。特斯拉原有的全球供应链模式越发难以应对迅速扩大产能要求和成本竞争的压力。

从2014年开始,特斯拉原本希望借推出Model3这款主打中端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产品来扭转局势。但是,美国工业空心化的问题则再次凸显。巨大的物流成本和欧美制造业普遍的产能不足、时间延误,使得特斯拉的这款车型迟迟不能上市,即使最终在2016年勉强上市,但也经常不能按时交货,当年期许的年产40万辆Model3的承诺几成泡影,特斯拉的股价也为此大幅下跌。

特斯拉确实带给了世界汽车工业一抹创新的炫动,但是其从创立之初到目前连续近十年的亏损也是不争的事实。期间,尽管马斯克一度寄希望于采用全自动化的所谓“超级工厂”模式来挽救特斯拉的命运,美国政府也一再要求,特斯拉这个拿了美国政府近亿补贴,美国再工业化的“标志性”企业留在美国本土。

但是,大量采用了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依然无法解决成本过高,产业配套缺乏的问题。而且就连马斯克也发现,原本被华尔街资本和媒体“吹”上了天的所谓“超级工厂”,其自动化程度越高,先期固定资产投资就越加庞大,后期技术维护成本也就越高,企业的资金成本往往会因此直线上升。其建设和维护的所需资金几乎是普通生产线的3倍至5倍,而且难以实现灵活转产更多车型。

可想而知,在2017年时,马斯克的绝望心情。甚至就连其本人也一度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欺诈罪起诉,差一点就被特斯拉董事会宣布“下课”。于是,到了2018年,马斯克不得不重新选择了中国,以期为特斯拉寻找一个坚实的产业基地。哪怕这时中美贸易战已经打得如火如荼,哪怕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Trump)正在责令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在中国,我看到了特斯拉非常令人激动的未来。”这是2020年1月7日,马斯克在中国产Model3量产交付仪式上的高呼。正是在关键时刻,中国出手挽救了特斯拉的命运。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

关注

9

粉丝

52895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1-4 06:50 , Processed in 0.023169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