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5351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我的四四 爱新觉罗 胤禛

[复制链接]
75351 395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7: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原配,满洲镶黄旗人。其父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其弟为协办大学士傅恒。富察氏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二十二日,雍正五年七月16岁时,奉雍正皇帝之命,赐封为皇四子弘历的嫡福晋。弘历登极,25岁的富察氏被立为皇后,并于乾隆二年举行册立礼。皇后画像即为这一年所绘,富察氏时年26岁。她生有二子二女,其中仅存活一女,封和敬公主。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皇帝奉皇太后率皇后东巡,驻赵北口,至曲阜谒孔林,至泰安诣岱庙,登泰山。三月驻济南,幸趵突泉,侍太后阅兵,幸历下亭。三月十一日回銮,至德州登舟,不料皇后突然病逝,年37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贵妃,即慧贤皇贵妃高氏,大学士高斌女,初隶包衣,后入满洲镶黄旗。嘉庆二十三年,命《玉牒》改书记佳氏。初侍藩邸为侧福晋,乾隆二年十二月封贵妃,画卷上的贵妃像当为本年所绘。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日死,追晋皇贵妃。谥号“慧贤”。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随孝贤皇后梓宫,自静安庄送往胜水峪地宫安葬。



纯妃,即纯惠皇贵妃苏氏,亦称苏佳氏,苏召南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初入侍高宗藩邸,乾隆登极,赐号纯嫔。乾隆二年十二月册为纯妃,画卷上的纯妃像应为本年所绘。乾隆十年十一月晋贵妃,乾隆二十五年四月晋皇贵妃,当年四月十九日死,卒年48岁。苏氏生有二子一女,其子永瑢过继给允禧为孙,善诗文、丹青;其女和硕和嘉公主下嫁孝贤皇后之弟傅恒的公子、尚书福隆安为妻。



嘉妃,即淑嘉皇贵妃金氏,上驷院三保女,吏部尚书金简之妹。初隶内务府汉军旗,后为正黄旗包衣人,赐姓金佳氏。金氏初入宫时赐号贵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封嘉嫔,乾隆四年生皇四子永诚,乾隆六年十一月晋嘉妃,画卷上的嘉妃像应为本年所绘。乾隆十一年生皇八子,乾隆十二年生皇九子。乾隆十四年晋嘉贵妃,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一子。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死,被晋为淑嘉皇贵妃。(这位是朝鲜人)



令妃,即追封的孝仪皇后魏氏,内管领清泰女,本为汉军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族入满洲镶黄旗,称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九日,初入宫为贵人,乾隆十年十一月封令嫔,乾隆十四年四月晋令妃。画卷所绘令妃像,应为此年所绘。乾隆二十四年晋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晋为皇贵妃。孝贤皇后死后,乾隆不再立皇后,故由皇贵刀摄六宫之事。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崩,年49岁,谥号令懿皇贵妃。她一生共养育6位子女,颙琰(嘉庆)即其中之一。乾隆六十年九月,颙琰被宣示为皇太子,十月追谥令谥皇贵妃为孝仪纯皇后。



其他妃嫔













小四的儿媳妇还真的满多的,不知道香妃张什么样子,很想看的说~~不过,乾隆这些老婆都很相象的说~~

古代的女人都是小眼睛,又个大眼睛的,不是漂漂的说~~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8: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8: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作者:无名氏 转自康雍论坛

一.世仇

两个家族的恩怨

    叶赫纳拉氏因诞育了皇太极,成为清朝最为尊贵的开国皇后。但是不知何时,谣言渐起,传说清朝祖制,宫中后妃不选叶赫。还附会说当年慈禧进宫的时候没有被选为皇后,只是选为地位很低的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果真如此,那将是怎样的一种世仇呀?这两个家族真有这样深的冤仇吗?   
    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女真也在其中。到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分。   
    明永乐元年(1403),明政府在绥芬河流域设置建州卫,后来又任命努尔哈赤的先祖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两卫辗转迁徙,都迁到了以今新宾老城为中心的地方,后又分出了建州右卫,这样就形成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   
    叶赫,是海西四部之一,与其它几部一起生活在今辽宁开原以北至松花江大曲折处。叶赫先世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族,后来灭掉扈伦纳拉部,改姓纳拉氏。纳拉是太阳的意思。明朝,叶赫的两个后裔清佳努和扬吉努为首领,他们依险筑城,称雄于海西女真。   
    由于长期共处和交流,叶赫与建州在语言、服饰等方面基本相同。   
    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攻下了叶赫城,叶赫首领金台石被捉。据说,金台石临死时大喊:我生前不能存叶赫,死后有知,一定不使叶赫绝种,即使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雪恨!也许以这个传说为蓝本,传出了清廷宫中后妃不选叶赫的祖制。   
   


两部成仇

    万历十一年(1583),建州右卫的王杲和儿子阿台反叛明朝,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围剿古勒寨,把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父子给误杀了。努尔哈赤异常愤怒。虽然明朝给了他30匹马,30道敕书,并让努尔哈赤承袭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一职。但是,这些终难平复他心中的怒火,努尔哈赤用他祖父留下的十三副兵甲,拉起了一支队伍,在赫图阿拉起兵。   
    一天,努尔哈赤经过叶赫寨,叶赫的首领扬吉努提出,要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他,努尔哈赤答应了。不久,扬吉努兄弟因触犯明朝,被朝廷设计诱杀。他们的儿子布斋和纳林布禄分别继为贝勒。万历十六年(1588),扬吉努的儿子纳林布禄实践其父生前许下的婚约,把14岁的妹妹送给努尔哈赤为妻。扬吉努的小女儿就是叶赫纳拉氏,名孟古姐姐。据说,孟古姐姐面如满月,丰姿妍丽,庄敬聪惠,词气婉顺,得誉不喜,闻恶言愉悦不改其常,不好谄谀,不信谗言,耳无妄听,口无妄言,不预外事,殚诚毕虑侍奉努尔哈赤。这可能有溢美之辞,但是至少说明孟古姐姐确实端庄、贤惠,要不然她也不可能得到努尔哈赤那样多的宠爱。她生下了皇太极,皇太极继位后被追谥为孝慈高皇后。   
    叶赫与建州联姻时,尽管可能有些私心,但至少表明那个时候两个部落、两个家族的关系还是融洽的。   
    努尔哈赤起兵以后,一路胜利进军,势力逐渐壮大。叶赫感到自己的优势受到了威胁。再者,明代与女真的贸易往来频繁,以开原为贸易基地,女真各部的马匹、貂皮、参、松、榛、蘑菇等重要物产,关内各省的手工业产品都在这里交易,沿途的乌拉、辉发等部就可以凭借地理优势从中取利。尤其是叶赫、哈达两部,叶赫市在镇北关,称北关,哈达市在开原的广顺关,称为南关,一北一南,稳享开原贸易之利。努尔哈赤起兵以后,掐断开原与北方各部的通道,这给南北两关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两地萧条了下去。   
    但是此时在叶赫首领看来,努尔哈赤还羽翼未丰,势力不够强大,扼制其势头还是可以做到的。于是派了两个使者去跟努尔哈赤说,你的地多,我的地少,你把额尔敏、扎库木两个地方任选一处分给我们吧。一路凯歌高唱的努尔哈赤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待遇,火冒三丈,下令驱逐了两个使者。   
    叶赫觉得凭借自己一部的力量太单薄,不能压服努尔哈赤,于是联合哈达和辉发,共同遣使去向努尔哈赤施加压力。尽管叶赫是努尔哈赤妻子的娘家,但是努尔哈赤丝毫没有屈从,不屑地说,我的父祖被明朝杀了,他们不但将我父祖的遗体还给我,还给我敕书、马匹,又授予我左卫都督,不久又授予我龙虎将军,每年给我金币。你们的父亲也被明朝杀了,可是你们收了他的遗骸吗?努尔哈赤说得慷慨激昂,并将这个意思写成书信,派人去当着纳林布禄兄弟的面宣读。这下,叶赫知道劝说是根本没有用的。   
    于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叶赫派兵袭击建州的村寨。但努尔哈赤没有退缩,他率军进攻了哈达部的富尔佳齐寨,并且大获全胜。同年九月,叶赫又纠结了哈达、乌拉、辉发、朱舍里、纳殷、科尔沁、锡伯、封尔察,一共九部,兵力多达三万,兵分三路,向建州的古勒寨挺进。行军到达古勒山,努尔哈赤用计诱敌,击败了叶赫九部联军,大获全胜。叶赫首领之一的布斋被杀。纳林布禄见其兄被杀,吓得跌下马来,被手下救了回去。有人说,后来纳林布禄向努尔哈赤要布斋的尸体,努尔哈赤仇恨已极,亲自将布斋的尸体割下一半,给了纳林布禄。纳林布禄受了这等侮辱,日夜啼哭,不久就抑郁而死了。从此,叶赫与建州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经过这次战争,努尔哈赤杀敌4000人,缴获战马3000匹,铠甲1000副,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叶赫部的布斋和纳林布禄死后,布斋的儿子布扬古、纳林布禄的弟弟金台石继为贝勒。   
    万历二十五年(1597),布扬古表示愿意将他的妹妹嫁给努尔哈赤为妻,金台石也表示愿意将女儿嫁给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为妻。叶赫想通过再次结为姻亲,改善与建州的关系。但是,仇恨实在太深了,以至于连表面上的妥协都很难做到。金台石回想起两个哥哥的惨死,就没有办法打开心中的结,最后将许给代善的女儿嫁给了蒙古喀尔喀部贝勒介寨,违背了盟约。   
    万历三十一年(1603)九月,因心爱的妻子孟古姐姐,也就是皇太极的母亲病危,想见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特遣使到叶赫迎接岳母。金台石不允许,只派了孟古姐姐乳母的丈夫南太前往探视。努尔哈赤非常气愤,斥责叶赫:无故抢掠属于我的布察寨,又率九姓之国,合兵进攻我。兵败之后你们自认伏输,杀牛马祭天地,欲结为婚姻。但是却背弃盟约,将许给我国的女儿嫁给了蒙古。现在我的大妃生了病,想和自己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你们竟然不许!连这么一点点关系也要断绝吗?并宣布从此我们两国又是仇国了,他将向叶赫兴师问罪,抢夺城池。孟古姐姐不久去世,努尔哈赤极度悲伤,三年之后才下葬,葬于尼雅山岗。建州与叶赫的仇恨又增加了一层。   
    万历三十二年(1604),孟古姐姐去世后的第二年,努尔哈赤出兵攻打叶赫,拿下了两个城池、七个村寨,俘获了2000多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正月,努尔哈赤消灭了乌拉,乌拉贝勒布占泰逃往叶赫。努尔哈赤多次索取,叶赫置之不理。九月,努尔哈赤率军四万进攻叶赫,攻下了大小城池、村寨19处,全胜而归。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8: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赫美女(1)
    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叶赫贝勒布扬古的妹妹,曾经许嫁给努尔哈赤,后来又反悔,待嫁闺中18年,最终嫁给了蒙古,引起了努尔哈赤极大愤慨。这就是有名的“叶赫老女事件”。遍查相关文献,都未查到“叶赫老女”的名字,幸好电视剧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东哥,这里为叙述方便,也姑且称她为东哥吧。“叶赫老女”东哥,是布斋的女儿、布扬古的妹妹,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传说貌美且贤,在女真各部远近闻名。不知道是因为她生得美貌,还是因为生不逢时,总之以她的名义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不管怎样,围绕着她,战争在接二连三地爆发,一个个英雄为她裹尸战场,她似乎可以和那希腊特洛伊战场上的海伦相媲美。   
    在这里,这个貌美的女子和这段凄美的历史是不能不提及的。   
    万历十九年(1591),哈达贝勒歹商爱慕东哥的美貌,最先向叶赫求婚,正在寻隙与哈达仇杀的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让歹商亲自迎娶。歹商不知是计,在迎娶的途中被叶赫伏兵所杀。   
    两年后,扈伦四部缔结共同对付建州的联盟,乌拉贝勒满泰给弟弟布占泰聘娶了东哥。布斋出于结盟的需要,同意了这桩婚事,接受了满泰的聘礼。该年九月,布占泰以叶赫女婿的身份,率3000乌拉兵加入了九部联军。战争的结局却并未因为他是叶赫女婿的身份而改变,他被俘了,在建州囚禁了三年。而这时候,叶赫势弱,为了改善和建州的关系,布扬古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努尔哈赤为妻。可是,情况发生了变化,可能是东哥心中的仇恨太深,也可能把妹妹嫁给努尔哈赤本来就不是他的本意,布扬古改变了主意。总之,东哥没能与努尔哈赤成婚。不想还传出了一种说法,说东哥说了,努尔哈赤是她的杀父仇人,她不能嫁给他,谁杀死了努尔哈赤,她就嫁给谁。于是,东哥的作用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过程中被提了上来,甚至后来还被列为努尔哈赤誓师伐明的七大恨之一。仔细想来,努尔哈赤把东哥作为借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万历二十七年(1599),哈达部发生内讧,叶赫贝勒金台石趁机率兵将哈达部劫掠一空。哈达部只好向努尔哈赤求援,表示愿意将三个儿子送到建州作为人质,请求努尔哈赤出兵。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叶赫。大敌当前,叶赫惊恐之下,想到了借刀杀人的计谋。他们给哈达贝勒猛哥布禄写了一封信,说愿意将东哥嫁给他,重修和好,但是条件是抓住建州统兵将领,不向建州送人质,并杀死建州士兵。这个诱饵非常有效,猛哥布禄真的同意了,并约叶赫贝勒到开原共议计划。猛哥布禄的背信弃义激怒了努尔哈赤,也为他进兵哈达提供了最好的借口,因为东哥本是属于他的女人。这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军进抵哈达城下。哈达早已有备,且有叶赫为援,似有恃无恐。城上壁垒森严,兵卒开城迎战。激战了六天六夜,努尔哈赤以伤亡惨重的代价攻下了哈达城,大掠哈达牲畜、人口而归。迫于明朝的压力,努尔哈赤没有马上吞并哈达,而是在哈达部闹饥荒、猛哥布禄之子武尔古岱求救之机,才正式将哈达吞并。   
    不久,与哈达同样的命运就降临到了辉发的头上。辉发部贝勒王机努死后,他的孙子拜音达礼杀死了他七个叔叔,自立为贝勒,但是部众很多都叛离了他,逃到叶赫部去了。拜音达礼不敢对叶赫提出要求要回部众,只好向努尔哈赤寻求帮助。努尔哈赤率军帮他收复了叛离他的辉发村寨。叶赫见此情景警觉起来,跟拜音达礼承诺,只要他和努尔哈赤断交,就可以将辉发部众归还给他。拜音达礼与努尔哈赤断了交,但是叶赫却没有履行诺言,拜音达礼只好再次求助于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并没有因为拜音达礼的违约而责怪他,而是很爽快地答应再次出兵帮助,并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辉发成了叶赫与建州争夺的对象。叶赫采用什么手段去拉拢拜音达礼,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有一种说法认为叶赫又把东哥推出来了,允诺将东哥许配给他,来换取他与努尔哈赤断交。拜音达礼竟真地愿意如此,又背弃了与努尔哈赤的盟约。这次努尔哈赤忍无可忍,并且也有了堂而皇之进攻辉发的理由。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努尔哈赤率军攻占辉发,辉发灭亡,拜音达礼本人也死于战火之中,成为美女东哥的又一个牺牲品。


叶赫美女(2)

    也许是上天眷顾努尔哈赤,也许是因为东哥真的有着摄人魂魄的魔力,因她而亡的厄运紧接着又落在了乌拉的头上。在古勒寨之战中,当时以叶赫女婿身份参战的布占泰被俘,努尔哈赤没有杀他,而是将他留在建州,但是并没有拘禁他,还将自己弟弟舒尔哈赤之女嫁给了他。三年后,因满泰被杀,布占泰回乌拉继哥哥为贝勒。布占泰很感激努尔哈赤,回乌拉不久,将妹妹送给了舒尔哈赤为妻。布占泰小心翼翼地处理叶赫和建州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不偏不倚。但在利益上则毫不含糊,当依附于乌拉的蜚优城要归顺建州时,乌拉率军截击了他们。这就是乌竭岩之战。在这次战争中,布占泰虽然人数远远多于建州,但是伤亡很惨重。为了改善关系,布占泰再次向努尔哈赤请婚,希望娶努尔哈赤的亲生女儿为妻,从此将永远依赖建州为生。   
    但是乌拉与建州的亲善,却引起了叶赫的恐惧,于是叶赫又故伎重演,将东哥,这个原本就曾经许配给他的女子再次推出。这时候不仅东哥的美貌在起作用,布占泰还考虑到可以借助叶赫的联盟共同对付建州,于是答应了这桩婚事,并且向努尔哈赤的女儿和侄女发泄愤恨。然而,这带给努尔哈赤的,是为出兵乌拉提供了再好不过的借口。   
    万历四十一年(1613),努尔哈赤亲自统率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乌拉挺进。布占泰希望得到叶赫的支持,将自己的女儿、儿子以及17寨寨主的儿子都送到叶赫作为人质。但是叶赫并没有派兵相救。布占泰在努尔哈赤大军的冲击下落荒而逃,奔往叶赫,不久后也死在了叶赫。又一个国被灭掉,又一个英雄殒命了。   
    东哥的美貌并没有激起哈达、辉发、乌拉贝勒的斗志,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勇敢,为叶赫报杀父之仇,反而却成全了努尔哈赤,借机吞并了三部。三部一亡,叶赫马上暴露在了建州的面前。为了寻找靠山,叶赫将东哥改嫁给蒙古喀尔喀部,东哥由此结束了漫长的待嫁生涯。   
    努尔哈赤对整个事态看得很清楚,他觉得是由于东哥的缘故哈达灭,辉发灭,乌拉也因她而亡,是这个女人挑唆女真各部起争端,现在她又嫁到蒙古去。从表面上看,东哥又把战火烧到了蒙古,事实上只不过是努尔哈赤为进兵蒙古又找了一条借口而已。并且他说:“无论此女聘与何人,寿命不会长久,毁国已尽,构衅已尽,死期将至矣。”不幸,被努尔哈赤言中,嫁到蒙古去的东哥,一年后就死掉了。可悲、可叹、可怜,一代红颜却如此命薄。东哥的命运结束了,但以她的名义而起的战争并没有随她而离去,依然弥漫在叶赫、建州和明朝的上空。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割据辽东,宣布自己为金国汗,国号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万历四十六年(1618),在明朝的支持下,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儿子率军进攻了努尔哈赤统治下的后金,俘获了407人,斩杀了84人。第二年正月,努尔哈赤便给予了狠狠的报复。同年,明朝鉴于努尔哈赤太过于猖狂,东北各部几乎都被他征服了,于是派辽东经略杨镐率四路大军前往剿灭。这就是有名的“萨尔浒大战”,叶赫也参战了。叶赫见到明军战败,慌忙撤退。这次大战之后,明朝丧师失地。为挽回辽东局势,明朝派熊廷弼经略辽东。努尔哈赤畏惧于熊,于是调转兵锋,集中力量进攻叶赫。   
    八月,努尔哈赤率大军征叶赫。努尔哈赤发下誓言:不克叶赫,誓不回师!后金军个个如狼似虎,勇猛冲杀,直至叶赫城下。   
    叶赫出战不利,金台石、布扬古分别固守东、西二城。努尔哈赤命后金军掘地为穴,城墙倒塌,后金军攻入城中。金台石拒不投降,自焚未死。布扬古见东城已破,孤城无援,在得到降后不杀的保证后,才盟毕出降。努尔哈赤为防止叶赫东山再起,这次没有履行诺言,杀了布扬古,叶赫部遂告灭亡。努尔哈赤将叶赫的平民迁到建州,入籍编旗,变成了自己的臣民。   
   


击破谣言

    叶赫纳拉氏虽然亡国了,但是它作为满洲贵族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不仅如此,叶赫的子孙在清朝有许多位居要职。金台石的儿子德尔格勒,授佐领,予三等男爵,其弟尼雅哈,授佐领,予骑都尉世职。孙子南楚,任护军统领,袭三等男爵。尼雅哈的儿子明珠,这个康熙朝有名的权臣,由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后擢升为内务府总管,再授弘文院学士,又历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使、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后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可谓是权倾一时。南楚的儿子穆占率兵征湖南,平云南,后授正黄旗都统,列议政大臣。这样出将入相的大有人在,叶赫纳拉家族为大清江山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且不说,继承努尔哈赤汗位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太极——这个叶赫家族的外甥。   
    深入考察一下,清朝历代后妃中姓纳拉氏的大有人在。当然,不仅仅是叶赫纳拉氏,还有乌拉、哈达纳拉氏。除了皇太极的母亲姓叶赫纳拉氏外,努尔哈赤还有大妃乌拉纳拉氏、侧妃叶赫纳拉氏、侧妃哈达纳拉氏。皇太极有继妃乌拉纳拉氏、侧妃叶赫纳拉氏、庶妃纳拉氏。顺治有庶妃纳拉氏。康熙有惠妃纳拉氏、通嫔纳拉氏、贵人纳拉氏。雍正有皇后为乌拉纳拉氏。乾隆有追赠皇后乌拉纳拉氏、舒妃叶赫纳拉氏。道光有和妃纳拉氏。在事实面前,野史所说的“祖制宫闱不选叶赫”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说姓叶赫纳拉氏的慈禧是为报世仇而出现的,就更加不可信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8: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短命
李自成之死


    闯王李自成,这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在明清之际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他曾率领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城,颠覆明朝政权,夺取天下,建立一番彪炳青史的功业。但在明清之际的战火中,他又不幸因战略失算,败逃出京。末路英雄究竟魂归何处,时至今日仍然是笼罩在人们心中的谜团。   
    1980年,湖南省石门县东南约15公里处,文物工作者在这里的一座古刹——夹山寺旁,科学发掘了一座饱受争议的古代墓葬——奉天玉和尚墓。随同出土的随葬文物有:墓志铭(奉天玉和尚塔铭),饰有梅花图案盛木炭的陶釉缸,饰麒麟、凤凰图案盛奉天玉和尚骨灰的明代青花瓷坛等等,特别是刻有“身披北斗头戴三台,寿山永远石朽人来”对联的镇墓圹符碑,这分明是帝王才得使用的谶语。尤其是这座墓葬的形制,并非是对于一般佛教僧人圆寂的处理方式,也不是按照当地的习俗,而是一座典型的陕西地区一墓三穴的葬法,这就更加令人匪夷所思。再结合此前夹山寺中保存的其他文物资料,当这些资料显示出关于李自成死亡记载的种种疑点时,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聚焦到了这位明清易代之际的传奇人物身上,他就是:“闯王”李自成(1606~1645)。   
    历史上的“闯王”李自成,的确是个传奇式的英雄。一个由社会底层起家的普通人,在明末乱世的情形下高举义旗,尝尽胜利与失败的喜悲,甚至一度只剩下十几个人;但他又能够奇迹般地翻身,迅速壮大,并终于推翻了辉煌显赫的明王朝,夺取天下;然而,紧接着一个“传奇”又被书写:似乎只是因一两个战略失算,他倏忽间就丢掉了千里江山,上百万的大军惊溃、作鸟兽散去。以至于询问苍茫禹域,何处是英雄李自成的最后归宿,竟成了永无停息的困扰,变成了一桩疑团重重的悬案。   
   


农家子登天

    故事自然得从头说起。   
    万历三十四年的八月二十一日(1606年9月22日),李自成出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这里东距县城约二百里,是一个荒僻的小山村,只有几十户人家,住的都是当地特有的土舍或者窑洞。这里又叫李继迁宅,传说是西夏的建立者李继迁的诞生地。而继迁的孙子李元昊还正式当了皇帝,建号“大夏”。大夏一直是辽、宋王朝共同的劲敌。虽然,到了自成出生时,距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但是由于当地的土地依然瘠薄、谋生相当不易,故而民风仍旧相当剽悍。   
    自成出生时的本名叫李鸿基,祖辈上十世务农。曾祖父李世甫,祖父李海,父亲李守忠,又名李印、李务。祖孙几代都是单传。母亲吕氏朴实勤劳。在祖父的时候生活还过得去,到了父亲时便家道日贫。自成8岁时入学,但为生计所迫,一度曾出家为僧,名黄来僧。幸而他从小就记忆力好,多少学得了一些文字。在他13岁上,母亲去世,家境更加穷困,自成甚至当起了同村姬氏的牧羊奴。   
    自成曾与他的侄儿李锦、同庚刘国能向罗教师学习武艺,练得一手骑马射箭、单刀冲杀的好本领。自成力大无穷,能只手挺举73斤铁炉绕殿一匝,再提还能绕殿一周。20岁上,父亲病故,无法糊口,自成只得应募到米脂西解川驿站充当驿卒,日领25枚铜钱,常常挨饿。他体格强壮,目光炯炯,说话沉着有力,性格刚毅,勇猛有胆略,待人忠厚,爱打抱不平,颇为众驿卒所敬重。   
    崇祯三年(1630)春天,陕北遭遇特大灾荒,而朝廷却在此时下令裁撤驿站冗员。自成被裁,顿时失去了生活来源,雪上加霜的是妻子韩金儿与县役盖虎儿私通,自成一怒之下杀死了韩、盖。加之他一向与当地的豪绅艾同知有仇,故而很快被捕,被带刑枷当街在烈日下示众,预备处死。众驿卒见他受难,立时哄然大哗,聚集捣毁刑具而将他救走,然后共推他为首领。于是他将驿卒、饥民组成了起义队伍,往投西川的义军首领张存孟(绰号不沾泥)去了。到了那里自成自称“八队闯将”,便慢慢创出了名号。第二年四月,张存孟率军不幸于米脂兵败,在绥德被杀,自成便召集残部东渡黄河,成了山西36营中的一营,也是明末各家起义军中的有生力量。   
    崇祯五年(1632)五月十二,自成指挥攻克了辽州(今左权)。六年十一月他率军南下,自毛家寨飞渡黄河,攻破了河南渑池,终于与李锦、顾君恩的部众结为一军,实力进一步壮大。七年(1634)春,与李锦、顾君恩等率义军在陕西兴安的车箱峡,运用诈降计出奇兵击败了统率明廷精锐的延绥巡抚陈奇瑜。   
    崇祯八年(1635)一月是一个重要的时刻,纵横天下的各路义军,一共13家72营将领在河南的荥阳召开大聚会,讨论了此后义军的共同战略动向。在此次大会上,自成提出了“分兵定所向”策略,得到了与会者一致赞同。会后的五路进攻,自成随着老“闯王”高迎祥的部众开进了明王朝中都凤阳地区。不久,又经河南回师入陕,激战于宁州、真宁,攻克咸阳。   
    崇祯九年(1636)秋,老“闯王”高迎祥在黑水峪遭敌伏击牺牲,李自成就被拥戴为新“闯王”,从此开始了新的征程。   
    第二年夏天,他与明军的悍将孙传庭激战7昼夜,最终不得不撤兵向秦州(今甘肃天水)退却,在遭敌东西夹击的情形下,他带部众冲出重围,长驱入川,一路攻克了三十多个州县,不到20天,便兵临成都城下。在明朝大军的追赶下,他又撤围回师北上。十一年(1638)一月,在川北遭到了明军的伏击,伤亡极大。自成突围西走。此时农民军,有的被招安,有的遁形隐迹,只有自成高举着“闯旗”,准备打出潼关,东进到河南。十月,他亲率大军向东挺进,在潼关南原,全军又一次陷入了明军的包围圈。经过几昼夜的血战,数万义军牺牲。他仅以18骑杀出重围,逃往了川陕楚的交界,从此遁迹在商洛山区。   
    崇祯十二年(1639)夏,李自成获悉张献忠在谷城降明后复叛、重举义旗之后,忙召集数千人前往支援张献忠在罗喉山对明军作战。第二年九月,自成被围在四川鱼腹山,但他信心坚定,部下殊死战斗,终于突破封锁,越湖北进入河南,会合了河南农民军,打出了新局面。几个月内,他的队伍从五千余骑竟然发展到十几万人。   
    崇祯十四年(1641)一月,自成率军攻破了洛阳,处斩了万历皇帝最为宠爱的明福王朱常洵,抄获王府、富室存粮数万石、金银数十万,分给百姓。这时正是李自成最得人心的时候,他的队伍又进一步扩大,迅速发展到了一百多万人。   
    就在当年二月,他以50万兵一围开封,疾走三昼夜后,与明军相持七天。在亲临前线指挥时,不幸为流箭射中左眼,而且明军援兵将至,他只得暂时撤退。七月,他与罗汝才联军,先后进行了项城、襄城、朱仙镇、家头寨、汝宁战役,攻克14个州县,歼灭明军40余万人。到此,中原明军主力基本被歼。十二月,他再围开封,激战20余天,因明军偷袭其粮草地,便舍开封南下。次年五月,他以百万大军三围开封,采取围城打援的战略方针,列营数十座,将开封团团围住,明援军40万在他的凌厉攻势下四散逃亡。开封守军绝望,明军黄澍、严云京、高名衡在朱家寨扒开黄河大堤,致使古城举目汪洋,37万居民,幸存仅3万余人。开封既成水乡,攻城失掉意义,他挥兵南下。崇祯十五年(1642)底,自成占领荆襄,提出了“三年不征,一人不杀”的口号。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8: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短命的王朝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自成宣布建立大顺国,改西安为西京,年号“永昌”,完善机构,开科取士,免除贫民赋税,勒令官僚、地主助饷,安置流民,奖励垦荒,铸永昌钱,造《甲申历》。二月,他率大军由龙门飞渡入晋,破蒲州、汾阳、太原、忻州、代州,接受明大同、宣府、居庸关守军投降。沿途将士严格执行“马腾入田者斩”的命令。百姓拥护这支“不杀人、不爱财、不奸淫、不掳掠、平买平卖、蠲免粮钱”的农民大军。他即于三月十六日兵临北京城下,翌日开始与刘宗敏会师攻城激战。十八日午时,他设座于彰义门劝降,在军前连发三箭说:“军兵入城,有敢伤一人者斩之。”下午太监曹化淳便开门投降。至半夜军队攻入内城。崇祯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十九日上午,自成头戴白毡笠,穿蓝缥布箭衣,乘乌骓马,率大队由德胜门进入皇宫,终于推翻了统治276年的朱明王朝。沿途百姓焚香结彩,夹道欢迎。自成贴出安民告示,召见父老,询问疾苦。   
    但大顺军进京不久,便出现了重大的战略失误:他们忽视了关外清军的威胁,吴三桂拒绝投降。四月,自成率军东征,在山海关一片石意外遭到了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合夹攻,大败而归。二十九日他在北京仓惶登基,三十日就撤离了北京,经固关入晋返回陕西。   
    顺治二年、永昌二年(1645)二月潼关陷落,他放弃西安,经蓝田、商州、武关入襄阳,不久又放弃襄阳、武昌南下,五月初就退到了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区。而十几天后当大顺军再次离开九宫山区继续转移时,队伍里从此就再不见了李自成的身影,他究竟死于何时、何地、以及因何而死,则至今尚无定论。   
    关于闯王的归宿,数百年来,各种记载和传说扑朔迷离、人各异词。归纳起来,大致有七种说法:一、死于黔阳罗公山;二、死于辰州九宫山;三、死于通城九宫山;四、死于通山九宫山;五、死于广西峡山;六、死于石门夹山;七、死于平阳。另外还有十四种说法,但大致也是在上述的几个地区之内。上述的诸种说法又相联系,到底孰真孰伪,让人莫衷一是。不过,只有两种说法所据史料较为翔实,且影响较大,即湖南石门夹山逃禅为僧说和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遇害说。而这两说之间争来争去,各执一词,又各有所本。   
   


归宿之谜(1)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璘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关的一些碑记塔铭、诗文残板,以及奉天玉和尚的骨片和包括宫廷玉器在内的许多遗物,包括在1980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诸多文物。这些无疑构成了此说的有力佐证。   
    何璘的说法也是有关“闯王”出家的最早记载。据言,何璘曾到夹山进行考察,见到了一位服侍过奉天玉和尚的、口音像陕西人的70岁老和尚,他告诉何璘,奉天玉和尚是顺治初年来寺的,并取出其画像。据说画上人酷似史书所记李自成的模样。有人根据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后又称“新顺王”,断定“奉天玉”即“奉天王”多一点,是为隐讳。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发现的骨灰和砖刻《塔铭》,墓葬中,其弟子野拂所撰碑文及有关文物,都与何璘之文相印证。据持此说法的人推测,“野拂”就是李过,李过就是李自成的亲侄儿李锦,由此可证,被野拂精心侍奉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在夹山寺里还发现了记述奉天玉和尚《重修夹山灵泉禅院功德碑》(康熙碑)和《重修夹山灵泉寺碑坛》(道光碑)及密藏墙洞的《支那撰述》、咏梅残版和野拂撰文残碑、野拂墓碑、闯王令牌、临澧蒋家传世文物、6枚“永昌通宝”铜币、7个“西安王”铜马铃,更有夹山寺地道地宫密室发现的石雕龟形敕印。敕与诏一样,都只有君王才能使用,一般人是不能用敕和诏的。敕印与奉天玉诏这一切似乎进一步证实了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本人的事实。   
    持此说的另一依据是从战略推理上得出来的,认为李自成去当和尚,是为情势之所迫,是为了联明抗清。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的主要敌人,已经不再是明朝的势力,而换成了气势汹汹的清军。抗清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联合国内的其他武装力量便也显得举足轻重了。当时可以联合抗清的,只有唐王朱聿键手下的湖南何腾蛟。但与何腾蛟谈判,部队必须交何指挥,而何是唐王的宰臣,李自成则是皇帝,这在情理上是难以接受的。况且,李自成逼死了崇祯皇帝,深恐唐王不能谅解。于是,李自成遂采取假死、隐居的做法,巧妙地回避了矛盾,让皇后高氏和李过出面与何腾蛟联合,共同抗清。   
    然而,反对“逃禅说”的学者认为此说是经不起推敲的:奉天玉和尚虽然确有其人,但据塔铭记载,奉天玉曾历经清要。何为清要?《朝野类要》卷二曰:“职慢位显谓之清,职紧位显谓之要,二者兼之,谓之清要。”李自成则与清、要毫无干系,塔铭的作者刘萱为明朝遗臣,他是忠于大明朝的,怎能为农民领袖李自成写铭记功呢?这是无法理解的。况且,在1982年冬湖南慈利县新发现的《野拂墓碑》中有“久恨权阉……也逐寇林……方期恢复中原”等词句,这也表明野拂是痛恨宦官的明朝武官。而野拂对奉天玉和尚事谨慎的态度也说明他们之间关系的密切,同时说明奉天玉可能也是明朝遗臣。有记载说,奉天玉乃是顺治年间从四川到石门县夹山寺的云游和尚,他初到夹山,见古刹破败,便抛头露面、沿门托钵,求乞多方支持,以修复寺庙。若果然是自成逃禅隐居于此,怎能如此张扬,不懂得保密呢!   
    其实在四月下旬,大顺军主力行进到距离江西九江不远的地方就被清军又一次追上。一通混战之后,清军攻入了大顺军的老营,将汝侯刘宗敏、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位叔父(赵侯、襄南侯)以及一批将领家属俘获。这一突然事变使得大顺军将士的士气大沮。由于清军已经追击到九江一带,大顺军东下的路途就有可能在长江下游被截断,因为这时清军的东路豫王多铎部正在取道河南归德府、安徽泗州向南京迫近,随时有可能回师而上对大顺军实施包围。李自成于是很敏锐地觉察出这一点,改变战略,掉过头来准备穿过江西北部转入湖南。于是在途经湖北通山县和江西宁州(今修水县)交界的九宫山下的时候,李自成本人发生了意外。这一幕一定是惊心动魄的场面,在明、清两方的文书里面则都有记载。南明的五省总督何腾蛟在隆武元年所写的《逆闯伏诛疏》中就说:   
    “臣揣闯逆知左兵南逞,势必窥楚,即飞檄道臣傅上瑞、章旷,推官赵廷璧、姚继舜,咸宁知县陈鹤龄等,联络乡勇以待。闯果为清所逼,自秦豫奔楚。霪雨连旬,闯逆困于马上者逾月,此固天亡之也。闯逆居鄂两日,忽狂风骤起,对面不见,闯心惊疑,惧清之蹑其后也,即拔贼营而上。然其意尚欲追臣,盘踞湖南耳。天意亡闯,以二十八骑登九宫山为窥伺计。不意伏兵四起,截杀于乱刃之下。相随伪参将张双喜系闯逆义男,仅得驰马先逸。而闯逆之刘伴当飞骑追呼曰:‘李万岁爷被乡兵杀死马下,二十八骑无一存者。’一时贼党闻之,满营聚哭。及臣抚刘体仁、郝摇旗于湘阴,抚袁宗第、蔺养成于长沙,抚王进才、牛有勇于新墙,无不众口同辞。营内有臣晋豫旧治之子衿氓隶,亦无不众口同辞也。张参将久住湘阴,郝摇旗现在臣标,时时道臣逆闯之死状。嗣后大行凶问至(指弘光帝被清军俘获),剿抚道阻音绝,无复得其首级报验。今日逆首已泥,误死于乡兵,而乡兵初不知也。使乡兵知其为闯,气反不壮,未必遂能剪灭,而致弩刃之交加,为千古大快也。自逆闯死,而闯二十余万之众初为逆闯悲号,既而自悔自艾亦自失,遂就戎索于臣。逆闯若不死,此二十万之众,伪侯伪伯不相上下,臣亦安得以空拳徒手操纵自如乎?”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8: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宿之谜(2)
    何腾蛟的这份奏疏是关于李自成牺牲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的最原始文献之一。由于几个月以后李自成的部将接受了他的节制,他有充分的条件从大顺军将领及士兵的口中获悉李自成牺牲的经过。   
    而清军负责追击李自成的统帅阿济格也向清廷报告了李自成的死讯。他说,大顺军在九江地区失利后,尽力穷窜入九宫山。他们在山中到处搜寻,也没有找到李自成。降卒和被擒的大顺军士兵都说李自成逃走时被村民围困,不能逃脱,自缢而死了。于是找了认识李自成的人去认尸,但是尸体腐烂,无法辨认。李自成是死是活,还得继续察访。   
    阿济格的奏疏在主要情节上(时间、地点和牺牲经过)同何腾蛟的报告相一致,因为他的消息也是由当时原属于大顺军的兵卒所提供的,也具有相当的准确性。   
    清初的史家费密在其所著《荒书》中对李自成牺牲的经过作了如下的描写:   
    “大清追李自成至湖广。自成尚有贼兵三万人,令他贼统之,由兴国州游屯至江西。自成亲随十八骑由通山县过九宫山岭即江西界。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散。自成独行至小月山牛脊岭,会大雨,自成拉马登岭。山民程九伯者下与自成手搏,遂辗转泥滓中。自成坐九伯臀下,抽刀欲杀之,刀血渍,又经泥水不可出。九伯呼救甚急,其甥金姓以铲杀自成,不知其为闯贼也。武昌已系大清总督,自成之亲随十八骑有至武昌出首者,行查到县,九伯不敢出认。县官亲入山谕以所杀者流贼李自成,奖其有功。九伯始往见总督,委九伯以德安府经历。”   
    费密的这段记载相当详细,文中提到的牛脊岭则的确是当地的地名,而程九伯也确有其人,康熙四年《通山县志》有他的小传:“程九伯,六都人,顺治二年五月闯贼万余人至县,蹂躏烧杀为虐,民无宁处。九伯聚众,围杀贼首于小源口。”另查《德安府志》职官志“国朝经历”条下第一人即“陈九伯,通山人,顺治二年任”。姓名虽稍误,但也证明程九伯确实得到了清政府的奖赏。   
    根据上面列举的史料,基本可以断定李自成已经过世了。但是为什么清廷和南明当时还要怀疑李自成的死讯呢?   
    其实多尔衮刚收到阿济格关于李自成困死九宫山的奏疏时是相信的,他曾郑重其事地告祭天地太庙,宣谕中外。地方官员也纷纷上表庆贺。可是,就在阿济格班师回朝的途中,得到了大顺军重现江西的情报。由于阿济格并没有取得李自成的首级为验,多尔衮因此就开始怀疑李自成的死讯不可靠。七月二十日,他派人对即将进京的阿济格大加呵责。因为李自成牺牲以后他直接统率的那支大顺军主力确实进入了江西宁州、瑞昌一带。考虑到明清文献中“闯贼”一词既可指李自成本人也可指李自成起义军,因大顺军在江西而产生自成遁走江西的误传并不奇怪。所以说,所谓“自成生死终未有实据云”,“实据”其实应该就是指自成的首级了,这是清廷方面一直没有得到的,产生怀疑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和清廷的情况相类似,李自成的死讯在南明的隆武朝廷里也激起了波澜。何腾蛟上奏自成身亡的经过情形以后,南明的隆武帝朱聿键“大喜,立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封定兴伯,仍督师”。尽管何腾蛟关于李自成死于九宫山团练之手的消息直接得自跟随李自成的许多大顺军将领,其中甚至包括了李自成牺牲时就在身旁的养子张鼐,应当说是相当可靠的。但是,由于何腾蛟也未能献上李自成的首级,隆武朝廷内部表示怀疑的便大有人在。右副都御史郭维经就曾经上书,认为李自成死于九宫山,五月死的,这些都是传言,而且是等到七月他的部下投降何腾蛟时才知道的,又是过了年以后上报的。就这样行大赏,似乎不太合适吧。况且李自成是生是死,是死在谁的手里都不知道。万一哪天杀李自成的人提着李自成的头来请赏,真不知道何腾蛟该怎么解释?而且万一李自成没死,以后在哪个地方出现了,到那时,皇上您可怎么办哪?这么一说,朱聿健也起了疑心,让何腾蛟再报一次,然后再宣布这一捷报。在这种情况下,何腾蛟又第二次上疏辨明“闯死确有实据,闯级未敢扶同,谨据实回奏”(即《逆闯伏诛疏》)。   
    这样,明、清双方虽然分别得到了李自成牺牲的准确消息,却都不同程度地表示了怀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谁也没有找到李自成的遗体,所以不敢十分确定。


归宿之谜(3)

    李自成首级为什么没有落入彼此双方之手呢?原因很简单。就南明来说,大顺军在安葬了李自成遗体后就转入江西和湖南,通山县已属清军的势力范围。何腾蛟当时在湖南长沙,不大可能派人前往清方控制区去发掘李自成遗体。其次,何腾蛟名为五省军务总督,实力却相当有限,只是由于大顺军将领的主动才建立了联合抗清阵线,“一时骤增兵十余万”。即便有可能派军队进入通山县,何腾蛟也绝不敢开罪于实力远胜于自己嫡系军队的大顺军余部,跑去把李自成遗体挖出来枭首“报验”。这个道理十分明显,但他在疏中不便明说,只好含糊其辞地解释说剿抚道阻音绝,没法拿到他的首级报验。   
    至于阿济格未能取得李自成首级的原因,大约是由于时间相隔稍久,农历五月以后南方天气已相当炎热,“尸朽莫辨”也是完全可能的。上引康熙《通山县志》记载大顺军在领袖牺牲后曾对当地的地主武装实行报复性打击,杀了几千人。而清政府真正弄清楚李自成被害的具体情节,还是在顺治二年(1645)七月十五日江西湖广等八省总督佟养和上任后,“有至武昌出首者,行查到县”,才找到杀害李自成的凶手程九伯。阿济格向清廷奏报的时候还没有找到这个线索,他派去实地查验的人在几千具朽尸当中瞎转,无法取得实证就毫不足怪了。   
    总之“闯王”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千古少有的传奇英雄,他发动和长期坚持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推翻了盛极一时的明王朝,但他却败在关外新兴的北方少数民族——满族所建立的清廷之下。无论是失误也好,即使有天生缺憾也罢,由于当世、后世都对于这次起义和与这次起义有关的历史资料的禁毁,致使我们今天对李自成一生中的许多问题已不可能充分地了解了。因此关于李自成失败后,直到最后归宿的疑案,至今也同样真相难明,虽然各方面各执一词,但诸多的记载与传说,还是有待于进一步去澄清和发现。   
    李自成处在几方势力的纠葛中,于明于清似乎他都不得不死,也好让出师之人有了回复主子的理由,否则无法向各自的主子证明大顺已去,平叛成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他仍存在不死的可能性。明清两方派出的平叛大军都急于向主子结案,他的军队被灭就是一个绝大的战绩,无法东山再起也可以说就等于李自成已死。这样,也就可以给出李自成出家的机会,事实上,也只有出家才符合情理。其实,被杀也好,出家也好,李自成以一介平民出身,肩扛反明大旗,且能进京称帝,已然令人惊叹。可惜,他这个皇帝只当了14天。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8: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文杀

庄氏史狱案


一部史书的编修,竟引出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腥大狱,不仅修史者本人被剖棺籍家,参与修订者也难以幸免,甚至刊刻的工匠、卖书的商人也被无辜牵连,丧失性命。究竟修史何罪?究竟史书内容有何违碍?案情本身的进展扑朔迷离,涉案人员的最终结局也匪夷所思。发生在清初的文字狱大案——庄氏史狱,笼罩着浓重的疑云。

死人脑袋站起来

一个以刻书板为生的工匠,被雇来刻印了一部史书,谁知这书竟是涉嫌违逆的,连这工匠也受到牵连,要被处死。在被行刑前,他向围观的人哭诉道:“我上有80岁的老母,下有18岁的妻子。如今我这一死,妻子必定另寻他人而嫁,只可怜我那老母亲,谁来照顾她啊!”话音未落,刽子手举起了大刀,工匠的头颅应声落下,滚到了路边。就在众人掩着双眼,不忍心看这惨痛的一幕时,那颗脑袋却越滚越远,滚到了城门边上,忽然又自己立了起来,好像在张望着什么。就在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人群中一个似乎是认识这个工匠的人喊道:“他家!他家就在附近,他一定是想再看一眼他的老母亲!”   
    除非借助外力,已经脱离躯干的头颅自然不会再自己立起来。因此,这则故事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大概只是一个怪诞离奇的故事。您也许不会想到,这样一个略显怪异的故事背后,是一个发生在清朝初年,死者70余人,涉及到数十家的文字狱大案惨烈的真实场景……   
   


清人为明唱挽歌(1)

    我们的故事开始于清朝初年那一段动荡的年代。当时,来自山海关外黑土地上的满洲人已经来到北京,建立了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尽管在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时期,被赶到南方的明朝皇室的后裔们还力图恢复朱家的江山,一些尽忠于明朝的大臣和百姓也在拼死抵抗,也曾搞得所向无敌的满洲骑兵们焦头烂额,甚至连最高统治者顺治皇帝也一度萌发了退回东北老家去的想法,但是,到了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汉人所建立的明王朝,虽然经过几许挣扎,却已无可挽回了。   
    对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汉族士大夫们来说,他们虽然没有办法阻止满洲人的铁骑,挽救大明的统治,却能利用手中的一支笔为明朝保留它的历史,同时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国的哀思。   
    庄廷鑨的《明史辑略》一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编修的。   
    其实这部《明史辑略》,虽然署庄廷鑨的名字,也由他出钱编修并刊刻,但其最早、最重要也最庞大的一部分资料,却是来源于明朝一个大学士朱国祯的著作——《明书》。朱国祯系浙江人,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到天启年间,已经做到了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是相当于宰相的高级官员。但他晚年的仕途却很不顺利,被奸党李蕃所弹劾,只好称病辞官,回乡居住。他仿照司马迁《史记》和明朝以前二十一部史书的体裁,编写了一部记录明朝历史的史书——《明书》,里面不仅记录了历史事实,还有他自己以“朱史氏”为名所发的一些议论的文字。遗憾的是,没有等到这部著作出版,他就去世了。朱国祯死后,朱家的境况   
    渐渐不如以往,由于贫穷,他的后人把这部《明书》的书稿以一千两白银的价格卖给了同乡庄允城的长子庄廷鑨。   
    庄廷鑨,字子襄,湖州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他的父亲庄允城,字君维,是当地的一个富户,很有些钱财。庄廷鑨少年时代就很有才华,却不幸是个盲人。他听说先秦时期有一个大史学家左丘以一个盲人的身份写了一部名垂千古的历史著作——《国语》,于是自称“瞽史”,想仿效先贤发愤著书,也写一部流传后世的史书。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同乡,朱国祯的后人正在出售先祖《明书》的书稿,虽然价格很贵,庄允城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随后,他以这本书中所记载的时代史实和朱国祯抄录的当时的一些资料,同时参考本地一些老学者所编撰的《明末启祯遗事》等史料,招揽宾客,编纂新的记载明朝历史的史书,编成后,取名为《明史辑略》,一共一百多卷。   
    庄廷鑨为这部史书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就在书编成之后,他邀请本地的知名学者、明朝崇祯年间的进士李令皙为此书作序。为了扩大影响,他还邀请了当地的一些名人参与修订此书,并将他们的名字一一列在书的前面。经过这一番准备,顺治十七年(1660)的冬天,《明史辑略》正式刊刻出售。但庄廷鑨本人并没能看到这部书全部刊刻出来就去世了。他虽然没有后嗣来继承自己的遗愿,但这部书由于他父亲庄允城的继续出资,得以刊刻完成。


清人为明唱挽歌(2)

    庄允城是个商人,他之所以不惜重金,继续出版这部《明史辑略》,自然是因为这是儿子的遗愿;同时,他觉得编书、刻书也是一件儒雅高尚的事情,自己虽然是个整天与钱打交道的商人,却也希望能做些风雅的事情。当时被庄廷鑨邀请参与此书编撰的人很多,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很荣光的事情,有些人因为没能名列其中,还感到遗憾。可见此书编修、刊刻之初,众人都觉得这是一件不世之功业,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令所有人尤其是庄允城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件耗费了自己无数家产的荣耀事情,不久就让他身陷囹圄,死于狱中,还给几十个人惹来了杀身之祸,成了清朝历史上第一个文字狱大案。更为离奇的是,就在连几岁孩童都被抓获罪,不能幸免的严酷追查下,有同样受牵连的三家却得以幸免。所以,这件清初以杀戮重而闻名后世的文字狱大案,又被添上了几许神秘的色彩。   
    这三个遇祸得免的人,分别是查继佐、范骧和陆圻。查继佐,字伊璜,号东人,浙江海宁人,是明朝崇祯年间的举人,曾经参加南明鲁王政权组织的抗清斗争,失败后一直家居讲学,弟子很多。范骧,字文白,也是海宁人,曾经是明朝的贡生。陆圻,字丽京,浙江钱塘人,此人为人聪明并且生性怪僻,但也以文学上的才华而著名。这三个人是当时的名士,相互之间也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在当地都是富户,也颇有文采。当时庄廷鑨为了扩大书的影响,也把他们的名字列在书的前面,算是他们也参与了此书的编订。这三位在顺治十八年(1661)十一月十三日碰面说到这事,查、陆两个从范那里借了一本来看,还觉得非常得意,说:“吾二人参阅有名。”因为在当时,将名士姓名列在新书的卷首,说他们也参与本书的编辑,这种借助“名人效应”宣传新书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对于那些名字被列于其中的名士而言,这也是一个宣扬自己名声的机会,双方各取所需。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查、陆、范对此事并不放在心上。但没过多久,这三个人就以庄廷鑨未经他们的允许而擅自将他们的名字列为参订为名,将庄告到了官府。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对《明史辑略》和庄廷鑨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他们的检举实际上出自一个叫周亮工的人的建议。周亮工,字轹园,清朝建立后,做过布政使,升为户部侍郎,后来因为得罪了福建总督而被解职。他和范骧是老朋友,见到范的名字也列《明史辑略》的参订里,觉得大为不妥,他对范骧说,他看到庄廷鑨那书里的记载,在李自成进入北京的明朝的降表下面注明是龚鼎孳的手笔。这虽是事实,但是你可知道,这龚鼎孳现在乃是大清朝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看到你们这样揭他的老底,万一发起脾气来,庄廷鑨自然得吃不了兜着走。你又没有编写这书,白白地受到连累,是个什么意思呢?还不赶快向官府检举,以为脱身之计。而周亮工本人,为了老朋友不受到牵累,在返回南京时,又嘱咐范印心催促查、陆、范三人出首,并为他们起草呈稿。没想到在向按察使司备案的时候,官员答复说:“文章之事,不便存案。”三个人越发不当一回事,取回呈稿,扔在一边。过了几个月,也就是康熙元年(1662)正月二十二日,当地的严州司理认为这件事事关重大,就拿原呈稿去见学道胡尚衡,可这学道也不当做一回事,反而答复说:文章之事,何必存案?你要是觉得这事重要,那就麻烦你代为批复一下吧!于是严州司理批复让湖州府调查此事。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8: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众人垂涎祸难料(1)
    当时在湖州府学担任教职的赵君宋,听说上面正在调查庄廷鑨的《明史辑略》,为了抢头功,赶紧花了六两银子到书店买了一本,命令两个学生仔细翻看,从中摘出了数十条他认为有违碍的文字。正准备上报,没想到庄允城已经得到消息,为了先发制人,庄到当地的守道那里控告赵君宋,同时拜访前任守道、现任通政司的王之祚,并把自己手中的三部《明史辑略》送到通政司、礼部和都察院三衙备案。经过这样一番处理,庄允城觉得,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问题了。   
    当时有个叫李廷枢的吴江人,在顺治年间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浙江的粮道。因为贪赃而与时任归安县县令的吴之荣互相揭发,双双被判处绞刑,在监狱里呆了六年。没想到顺治十六年朝廷一纸大赦的诏书,两个人一起被放了出来。经过六年共同的监狱生活,这二人反而成了好朋友,而且互相联姻。李廷枢曾经做过现任湖州知府陈永命的主考,听说有人告发庄廷鑨,也赶紧买了此书一部,急急地赶到知府的衙门里,对陈永命说:“你赶紧调查此事,等庄家贿赂的钱财一到,我与你共享吧。”谁知这回庄允城又抢先得到消息,他立刻给陈永命送去了数千两白银,陈永命一见白花花的银子,立马把他的老师抛在脑后,打算独吞这笔钱财。陈同时下令追回《明史辑略》的书板,全部劈毁完事。而李廷枢却分文未得,一气之下,他将这书转给了亲家吴之荣,希望他能有所收获。   
    《明史辑略》中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对它这么感兴趣?   
    由于此书的原刻本已经在案发后被全部销毁,只剩下三册传抄的残本。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收入《四部丛刊》中出版。从现存的情况来看,其中违逆忌讳的文字,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直呼清朝皇帝先祖的名字,不加尊称。比如,对于努尔哈赤的父亲,清朝追封为显祖宣皇帝,而庄廷鑨书中直呼其名——“他失”。仅此一项,已经构成了大不敬的死罪。   
    二、对于努尔哈赤在辽东的崛起,清朝的官方记载都赞美为“龙兴”,而庄廷鑨这里却说成是“滋患”,还称清朝的先祖和清朝的官兵为“贼”为“夷”。   
    三、对于明朝与当时尚在关外的后金之间的战争,完全站在明朝的一边,对于明的战败,从惋惜到悲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而对清朝前身后金的失败则喜形于色。这样明显的倾向性必然招来大祸。   
    吴之荣是旗人出身,自然十分清楚满洲人的忌讳。但他开始也不过是想借此向庄家敲诈勒索些钱财,并没有想将事情闹大。   
    只是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庄允城这个有钱有势的大商人看来,吴之荣不过是个想敲诈勒索的无赖。所以,对他的登门拜访,庄允城置之不理。吴之荣见勒索不成,就向浙江将军、满洲人柯奎告状,根据范骧的儿子范韩在《范氏记私史事》中的回忆,吴之荣对柯奎说:“庄氏巨富可扰。”实际上是以庄家的巨额财产来引诱柯奎,以为庄允城必定向柯奎行贿,自己也能分到一些。不出所料,庄允城果然向柯奎送了许多厚礼。可柯奎并没有与吴之荣分享的意思。他把原书掷还吴之荣,还说:“我系武职衙门,书籍的事情不归我管。”不受理此事。吴之荣没有办法,只好厚着脸皮重上庄家,提出只要庄允城给他些银两,让他挽回面子,事情就可以解决。只是这庄允城有柯奎做后台,也觉得吴之荣实在可恶,反而向当地守道控告吴之荣勒索。本地守道早就被庄买通,于是立即派兵将他押送出境。


众人垂涎祸难料(2)

    无奈之下,吴之荣找上了另一个出资刊刻《明史辑略》的朱佑明。朱佑明也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他购买了一间大宅,加以扩建装饰,并收购朱国祯家的匾额——“清美堂”一块,挂在家中的正堂上,颇为自得。谁知这恰好也姓朱的匾额,即将为他引来灭门之祸。   
    朱佑明听说庄允城这般强硬,于是也对吴之荣置之不理。没想到吴之荣这个无赖竟亲自登门勒索。朱、庄两家也自有一套对付的办法。家中所有的男子全都回避,只留妇女一百多人,等吴一进门就群起辱骂他,乱成一团,当地的守备官兵前来查看究竟,朱、庄两家于是支使银两,将吴之荣又一次赶了出去,一直撵到吴江才回来。   
    吴之荣几次受辱,恼羞成怒,必欲雪之而后快,但是当地从省到州县的大小衙门都被朱、庄两家用钱给买通了。他于是向北京进发,摘取了书中的一些违逆字句,以造写逆书为名,并将书中原指朱国祯的“朱史氏”下面添刻“即朱佑明”字样,向刑部控告朱、庄两家。   
    案子一到北京,就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清朝统治者以异族的身份入主中原,这在一向标榜自己是“中央帝国”,轻视周围蛮夷之族的华夏民族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实。在他们看来,满洲人统治中原,是野蛮民族凌驾于有着悠久文化和历史的汉族之上,这就好像是青天塌陷、大地分解一样。因此,尽管清朝人已经进入北京即将20年,也成功地击败了几个在江南苟延残喘的明朝小朝廷,但是,在广大的老百姓,特别是南方的读书人中间,对这个异族的抵触情绪仍然很深。他们采用结社交流文学的方式,从事着反抗清朝统治的活动。对这种情况,顺治皇帝生前就已经注意到了,他曾经下令禁止民间文人之间的结社活动,朝廷也曾经通过几次大的案件来打击江南文人的反抗情绪。在和我们的故事发生地相距很近的南京,在一年之前,两个月之内,连续发生了“奏销”和“哭庙”两起大案,被处死和流放的超过百人。   
    那么,对于紧接着出现的同样涉及到违逆的庄氏史狱,清廷自然不会放过。   
    康熙元年(1662)十一月,刑部派一个叫罗多的满族官员来湖州调查此事。经过一番初步审理,庄允城、朱佑明被押解北京,打入刑部监狱。庄允城经过这一番惊吓,再加上拷打,一个月以后就病死狱中。而朱佑明,恰好同赵君宋关在一处,朱佑明知道赵是首先出来告发此事的,便以事成之后以家产的一半相赠,请赵为他掩饰。赵君宋一时心动,便在审讯中说:“此书(指吴之荣所持,到北京控告两家的书)并不完全,我自己就有一部,经过细查,其中朱史氏下就没有朱佑明字样。”浙江督抚一听这话,立刻抄出那部原刊本的《明史辑略》。   
    原来,当时吴之荣上北京控告朱、庄两家,本来只是因为勒索不成,反而受辱,内心激愤所致,与其余参与修订、作序之人无涉,更何况他和同样参与作序的李令皙的关系还不错,哪里会让自己的朋友受到牵连?于是,吴在向刑部检举时,已经将书中记载序文和参与修订者名字的几页撕毁。这样,这些参与者还有蒙混过去的可能。但是,赵君宋那部原刊本的《明史辑略》一出,证据俱在,就无可挽回了。   
   


覆巢之下竟得脱

    康熙二年(1663)正月二十日清晨,湖州城关闭城门,文武官员率领八旗兵丁数百人,按照书中姓名,到各家去捉拿那些参与者。凡是涉及到的人,其家中的大小人口,包括奴婢在内,都被抓获。仅在李令皙家就抓了一百多人,因为正值正月新年,有人到李家拜年,这些毫无关系的人也没能幸免。   
    在审讯朱佑明的时候,朱佑明极力辩白那个所谓的“朱史氏”并不是自己,并说“朱史氏”下面的“即朱佑明”字样,乃是吴之荣假刻上去的。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叫吴之荣来对质,吴之荣倒也冷静,他说:“书上张张都印有‘清美堂’字样,而今这匾额就挂在朱佑明家里!”朱佑明无言以对,因为书中的“清美堂”字样,确实是他自己想光耀门庭而要求刻上的,没想到竟成了祸患。   
    接下来就是审理和处罚。根据有关的记载,康熙二年(1663)五月,刑部将此案上报皇帝,询问处理意见。当时辅佐康熙皇帝的四位大臣以此书诽谤本朝,以小皇帝的名义命令将庄、朱两家和参与编定的人以及那些人的父亲、兄弟子侄凡年纪在15岁以上的七十多个人全部处死。其中,仅凌迟处死的就有18个。而这些人的妻子、姬妾和他们不满15岁的孩子一共几百人全部给功臣家为奴。庄廷鑨早在案发前已经去世,对他的处罚方式是开棺碎尸,墓前的牌坊被捣毁。为了彻底打击那些对清朝统治尚存不满、还留恋着明朝的江南士人,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凡是这本《明史辑略》中提到的人和他们的亲戚朋友,全部锒铛入狱,同时连那些仅仅是为此书刻板、校对、印刷的人也不放过,甚至连买书、看书、收藏的人也被抓获。   
    就在这么多相关人员都受到牵连被处死的时候,查继佐、范骧和陆圻三个首告有功的人也被抓了起来。其中原因,大约是当时清廷在连续地对付江南士子的行动中,已经有点草木皆兵,连这三个有功之人也不放过。但是关于这几个人为什么后来在那么多人都因此而被处死或流放的情况下反而被赦免,历来的说法很多。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吴六奇的营救”。   
    这个吴六奇,据说是20年前潦倒的时候曾受过查继佐的接济。后来投奔了当时赫赫有名、权势冲天的平南王,成了他手下的广东提督。吴六奇借用平南王的权势,再加上自己的上下打点,很快就有命令叫这三人回浙江候审。没过多久,就有旨意说这三个人虽然没有吴之荣检举坚决,但是也是有功之人,不仅无罪释放,反而分得了朱、庄两家的一半财产。   
    但是吴六奇究竟有没有那样大的本事让这三个人从那许多犯人中被无罪释放出来,还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当时受牵连的人如此之多,吴六奇又有什么能耐能让这三个人转危为安呢?即便是有权势赫赫的平南王做后台,又怎么能保住这三个确实涉案的人的性命?   
    细心的读者也许还记得那个对我们的故事起着转折性作用的吴之荣,这是由于他始终坚持要从这案子里捞些好处,才使得这个故事发生了峰回路转的变化。而最后,他也确实达到了自己的心愿,因为他有检举的大功劳,朝廷将朱、庄两家的一半财产分给他,还重新任命他为御史。但是或许是老天有眼,这个人的下场十分离奇。据说他得了这许多钱财,没享用几年,一天走在路上,忽然狂风骤起,雷电交加,随后就得了大病,一会冷,一会热,没两天就死了,当时人都传说他是被雷击死的。   
    这显然是后人附会出来以显示恶有恶报的结局,在今人看来自然不具备特殊的意义,但是对于亲身经历那段血腥往事的人来说,或许会有一丝安慰。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dafeitu  贵宾  发表于 2006-10-2 08: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传奇
曹雪芹家世谜案


说起《红楼梦》,很多人甚至可以对贾、史、王、薛的家世如数家珍。但是说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人们认同的是他贫困潦倒的一生,他的父亲是谁?他祖籍何处?他葬在何地?这些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基本的问题也成了红学界口舌之战的缘由。   
    《红楼梦》成书至今,一直是人们热衷的小说,读“红楼”似乎成了一种永久不衰的文化时尚。与此同时,人们逐渐提出了新的疑问:是什么样的作者,有着什么样的经历,才能写出这样传奇的故事?   
   


显赫家族为何败落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724~1764),名霑,号雪芹、芹圃、芹溪、梦阮。   
    他的祖上明末前居住在今辽宁铁岭西南郊腰堡大汛河村一带。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兵掠地时,曹雪芹的远祖曹锡远被后金的军队俘虏,给多尔衮当家奴,属正白旗包衣(“包衣”即满语“家奴”一词译音“包衣阿哈”的简称)。清朝建立以后,设立“内务府”,负责为皇帝管理财产、饮食、器用等各种生活琐事和宫廷杂物,曹家成为“内务府”的成员。曹锡远的儿子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的儿子曹玺和曹玺的长子曹寅,曹寅的长子曹颙和侄儿曹,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织造的职务,主要为皇帝管理制造和采办宫廷用品,但除此之外,还同时担任替皇帝搜集情报的工作,曹寅就经常向康熙密奏南方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治安、民情等等。曹家几代人担任这一职务,表明他们跟皇帝有一种特殊亲密的关系。曹玺的妻子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康熙南巡时还在江宁织造府内接见过孙氏,称她为“吾家老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小时候曾做过康熙的伴读,以后又担任御前侍卫。曹寅在给康熙的奏折中自称“臣系包衣下贱”,说明曹家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对于皇帝来说是奴才,但对一般人来说,则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大官僚,是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雍正继位后,曹家遭受冷落,曹时受斥责。雍正五年(1727)末、六年(1728)初,曹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曹家从此败落。经历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基础。   
    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藏书极富,是当时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会作诗词,又兼作戏曲,有《楝亭诗抄》、《楝亭词抄》、《楝亭文抄》等著作。他曾奉旨主持刊刻了《全唐诗》和《佩文韵府》。他跟当时一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如施闰章、陈维崧、尤侗、朱彝尊、洪昇等都有过交往。家庭中这样的文化传统,必定使曹雪芹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化教养和艺术熏陶。他在《红楼梦》中表现出来的非凡艺术天才,是所来有自的。   
    胡适通过他的代表作《红楼梦考证》,对曹雪芹家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他所编订的曹氏家族世系,也只是从曹雪芹的远祖曹振彦而下,已经考出的人物关系,随着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的逐步深入,可探讨和分析的地方逐渐增多。   
    1992年7月,在北京东郊通县张家湾出土了一块曹雪芹墓石。据发现此墓石的当地村民李景柱讲,这块墓石是1968年被发现的,当时“文革”还在高潮期间,乡里为了平掉张家湾镇周围的荒坟,改为庄稼地,才决定把张家湾村西北的窦家坟、马家坟、曹家坟平掉。这三座大坟是相连的,面积很大,曹家坟高出地面有1米多。就是在平曹家坟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块墓碑,墓碑埋在地下1米多深处。墓石正面刻“曹公讳霑墓”五字,左下端刻“壬午”两字。“午”字已残。在墓碑下面约离地面1?5米左右的深处,挖出来一具尸骨,没有棺材,是裸葬的,尸体骨架很完整,据说是一具男尸。   
    当时急于要平坟地,特别正是在“文革”中“破四旧”,李景柱自称没有敢多想。他读过《红楼梦》,知道曹霑就是曹雪芹,并告诉了在场的人。当时有一位一起平地的人听说曹霑就是曹雪芹,认为墓里很可能有东西,就下去墓坑里拨弄尸骨,结果一无所获。到晚上,李景柱就与他的堂弟李景泉一起把这块墓碑拉回了家里,埋在院子里。直到1992年镇里规划要发展旅游,建立“张家湾人民公园”,想把周围的古碑集中起来建碑林,因而想起了这块碑,才又把它拿了出来。由于当地没有人研究《红楼梦》,就辗转请来了红学会的会长冯其庸先生,请他来做鉴定。冯先生通过仔细观察勘定,认为这块墓石应该是属于那位文坛巨匠曹雪芹的。   
    墓碑约1米左右高,40多厘米宽,51厘米左右厚,墓碑质地是青石,做工很粗糙,像是一块普通的台阶石,只有粗加工,没有像一般墓石那样打磨,碑面上粗加工时用凿子凿出来的一道道斜线都还原样未动,证明是根本未打磨过,碑面上凿刻有“曹公讳霑墓”五个字,也不像一般碑文的写刻,就像是用凿子直接凿的,因为字体是笔画一样粗细、方方正正的字体,有点类似八分书,但毫无笔意,所以说可能是未经书写,直接凿刻的。总之给人以十分草率的印象。因为刻得很浅,字迹与石色一样,几乎已看不清楚,仔细看看,才可以辨认出来。   
    由此关于曹雪芹的家世祖籍问题,更加引发了学术界一直在进行的争论与研究。其中周汝昌、冯其庸两先生用力最勤,多年来汇集了不少有关资料进行考订。   
    周先生的观点,是曹雪芹上祖的籍贯是河北丰润,在学术界影响很大,虽然此说中有着一定猜测成分,与之商榷的文章也出了很多,   
    如南京师院中文系编的《曹雪芹年表》中说:“雪芹远祖曹世选(又作‘锡远’)祖籍河北省丰润县咸宁里,后迁居东北。”西北大学中文系的《论曹雪芹》一书也说:“曹家原籍河北丰润县,后迁居到东北铁岭卫(今辽宁铁岭县)至辽阳这一带地方。”可见这个说法确是代表了当前关于曹雪芹祖籍的较为普遍的看法。   
    但冯其庸先生的主张,证明当河北丰润曹家的一支迁到辽东,却已是康熙九年的事,认为曹雪芹的上祖则应该就是原籍辽阳、后迁沈阳的《五庆堂曹氏宗谱》的始祖。他的籍贯确是辽阳、沈阳,而不是河北丰润。   
    无论是“河北丰润说”,还是“辽阳说”,双方所能确考的曹雪芹家族的最早祖上,都是见于《八旗满洲始祖通谱》的“曹锡远,世居沈阳地方”。这一记载是最为可靠的。并且证实了曹家在天命、天聪、崇德之间,原是明朝的军官,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归附后金,开始隶汉军旗,后来才归入满洲正白旗包衣的。至于曹锡远之上的曹家祖先,从他们的籍贯、事业甚至包括名字,都由于史料的缺乏,仍处于学界各派相互争论的状态。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69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4-11-25 14:21 , Processed in 0.040181 second(s), 26 queries .